古代中醫行醫之職業徽標
古時的國人是崇尚含蓄的典范,與現代西人外露張揚的民族個性迥異。這也許是不同地域環境,不同文化傳統和不同審美情趣所使然吧。古代中醫在行醫過程中,會時常隨身攜帶一個職業徽標,以確切地表明自己的職業身份。這種做法比較自然而含蓄,也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職業意蘊。
古代的中醫,是作為在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氛圍中成長的一種自由職業者,他以浪跡江湖,四海為家,流動性大,飄泊不定為主要謀生方式和職業特點。他從內心深處就情出于心地視病家為自己的衣食父母,故而由衷地尊重、關愛病家,以及時有效地解除病家的病痛作為自己義不容辭、責無旁貸的天職。而自己平素的行為卻非常低調,不愿大肆張揚,不肯做過分的宣傳。甚至還生怕自己“乞食人間”的身份遭人白眼與冷遇,并且每當看到富貴人家又不免油然而生相形見拙、自慚形穢的卑微感。正是在這樣的矛盾心境下,懷著無奈的心態,采用一種暗示的方式來準確無誤地表明自己的職業身份,于是中醫行醫之職業徽標就應運而生了。
從中醫發展的歷史過程來看,古代中醫行醫之職業徽標大致有三種:扁鵲針、葫蘆和串鈴。它們與中醫藥都有著深厚的淵源關系。
首先,是作為醫史文物的扁鵲針。它已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草原地區發現。經我國醫史文物專家的認真細致的考證,一個喜鵲鳥和一根針組合而成的獨特造型,它應該是我國醫人在戰國時期的行醫徽標。而這與名醫秦越人行醫活動的社會歷史時代是相吻合的。當年秦越人所率領的東方醫療隊,有子陽、子明、子同、子越、子豹、子儀、子容等親炙弟子組成。在這支精干而高效的醫療團隊里,是各有專長的。如有擅長針刺、火灸、湯藥、熱熨、推拿按摩等諸多高手,他們不僅可以各顯神通,而且能夠相互配合。這樣自然就會收到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他們緊跟師父秦越人北上西行的足跡,把醫療康復的福音傳遍北國,并且還留下了綜合療法顯神功,起死回生好傳奇的佳話。這些具體醫療事跡可以詳見太史公司馬遷所著的《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和《韓詩外傳》、《戰國策》等古籍。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