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是成熟的醫學科學
關注中醫:中醫是成熟的醫學科學 李致重 北京崔月犁傳統醫學研究中心
編者按:5月26日,本版刊登了《韓啟德:中醫不科學不代表不正確》一文,文中韓啟德院士稱“不太同意中醫是科學”,同時提醒“不要把科學跟絕對正確聯系起來”。6月16日,本報一版轉載人民日報文章《莫讓中醫“削足適履”》,對有些人抱有的“‘不科學’的中醫需要科學的西醫來驗證,中藥的有效性需要按西藥的方法進行臨床試驗”等觀念進行了批判,呼吁“千萬別讓所謂‘科學’束縛了中醫的發展”。北京崔月犁傳統醫學研究中心李致重教授長期從事中醫軟科學、科學學研究,山東中醫藥大學張效霞教授亦從事中醫基礎理論、醫學史研究多年,今天他們將從不同角度對中醫科學性問題進行剖析。
●當代辭書對科學的解釋多為“關于自然、社會、思維的知識體系”。近代科學一般指的是歐洲文藝復興以來在物理學、化學基礎上衍生的分科之學及其技術體系,并不是人類科學的全部,科學也不是近代物理學、化學的專利。
●《周易》形上與形下之說揭示了人類科學分類的公理性原則。形上類的科學以哲學為其主要帶頭學科,社會科學、思維科學等皆屬之,其中包括中醫;形下類的科學以物理學、化學為其主要帶頭學科,自然科學里凡研究形態結構、功能的學科皆屬之,其中包括西醫。
●以《黃帝內經》為代表的中醫理論科學體系,建立在中醫的先哲們運用哲學的普遍規律之上,是經過實踐檢驗的成熟的醫學科學。當今擺在中醫面前最重要的任務是,厘正“中醫我是誰”“我是怎么來的”這兩項事關中醫科學定位的學術問題。
最近,《科技日報》《中國中醫藥報》分別就“不太同意中醫是科學”之說進行了報道,《人民日報》并對此發表了評論。中醫科學與否既是一個老問題,也是亟待解決的新問題。為此長期糾結的根源,全在究竟什么是科學這一點上。為此這里談一些看法,以期共同討論。
近代科學不代表科學的全部
科學一詞,英文為science,源于拉丁文的scio,本意為知識、學問。19世紀后半葉,西方近代科學涌入東方。中國的學者將英文的science譯為格致或格致之學,日本的學者則譯為科學。科,是分門別類的意思;格,是量度的意思,引申為分門別類;學,皆是知識或學問的意思。19世紀末年,科學一詞從日本引入中國,隨即在中國通行至今。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