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后期的中醫辨證論治第 3 頁
【中成藥】
1.艾附暖宮丸 每日2次,每次6克,吞服。經前2周服,用于虛寒型。
2.益母草膏(沖劑)每日2次,每次2匙(1~2包沖劑)溫開水調服。經前有腹脹、腹痛時即服,或經行量少、下行不暢時服。
3.調經活血片 每日2~3次,每次5片,吞服。經前二周服。用于氣滯或氣滯挾瘀者。
4.烏雞白鳳丸 每日2次,每次3克,吞服。經后服,用于血虛兼腰酸、帶多者。
5十全大補丸 每日2次,每次3克,吞服。經后服,用于氣血虛弱者。
【簡便方】
1.補血調經湯(驗方)歸身10克、炒熟地12克、炒白芍12克、炒白術10克、阿膠9克(烊沖)、黨參10克、雞血藤12克,煎服。用于氣血虛弱伴貧血者。
2.后期方(驗方)當歸10克、赤芍10克、仙靈脾10克、獲術15克、香附10克、路路通10克、益母草10克,煎服。用于月經屆期不行,腹脹腹痛者。
【其它療法】
1.耳穴埋藏 取子宮、卵巢、內分泌區、內生殖器區為主穴,經前10~14天用油菜籽埋穴或耳針埋藏。
2.體針 氣虛針脾俞、腎俞,用補法;血虛針血海、足三里、脾俞,用補法;血寒針血海、三陰交、腎俞,加艾柱溫針;氣滯取內關、陰陵泉、歸來穴,用瀉法。
3.五絕指針療法 五絕指針療法通過對任脈、督脈、腎經、膀胱經脈等進行調理治療,著重選取關元、氣海、血海、三陰交等穴進行施治,以達治療月經后期的療效。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