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辨治牙痛
中醫辨治牙痛
牙痛是臨床常見的一種口腔疾病癥狀,多因牙齒或牙周局部組織疾患引起。中醫學認為,“齒為骨之余”,“腎主骨”,足陽明胃經經脈絡于齦中,故齒與腎、齦與胃關系最為密切。從整體觀念出發,牙痛往往與外邪侵襲、炎癥、肝腎功能失調及不重視自我保健等因素有關。根據具體情況,筆者常將牙痛分為以下五型進行辨治。
風火牙痛
牙痛劇烈,呈陣發性發作,遇風發作或加重,遇冷痛減,受熱加重,牙齦紅腫,常出現惡寒、發熱、口渴、脈數等全身癥狀,多見于急性牙髓炎與根尖周炎初期。
治宜疏風清熱,解毒消腫,方用銀翹散加減。
處方:金銀花30克,蒲公英20克,連翹12克,牛蒡子10克,竹葉10克,荊芥10克,白芷10克,知母10克,生地黃15克,僵蠶10克,黃芩10克,甘草6克。水煎,每日1劑,早晚分服。
風冷牙痛
牙痛呈陣發性,遇風寒發作或加重,遇熱痛減,牙齦腫或不腫,可伴有惡風寒、無汗、頭痛、鼻塞聲重、舌淡苔白等癥狀。
治宜疏風散寒止痛,方用川芎茶調散加蓽茇6克。水煎,每日1劑,早晚分服。
胃火牙痛
疼痛劇烈,牙齦與顏面部紅腫,或牙齦溢膿、出血,有時張口困難,同時可見頭痛、口渴、口臭、尿少、便秘、發熱、舌苔黃膩等癥狀,多見于冠周炎、化膿性根尖周炎。
治宜清胃瀉火,涼血止痛,方用清胃散加減。
處方:黃連10克,生地黃15克,牡丹皮10克,升麻6克,黃芩12克,生石膏30克,連翹15克,白芷10克,地骨皮10克,玄參10克,大黃10克。水煎,每日1劑,早晚分服。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