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分型辨治喉關節炎
中醫分型辨治喉關節炎
喉關節炎系指環杓關節和環甲關節炎癥。風濕病、類風濕病、病毒感染性關節炎、喉內及喉外傷皆可引起一側或雙側喉關節炎。臨床中,該病急性發作期常有咽喉異物感和喉痛,吞咽和說話時咽痛加重,可放射至耳部。因環杓關節司聲門開閉,環甲關節調節聲門緊張度,此兩關節炎癥,常發生聲嘶。患者就診時,易與慢性咽炎、急性喉炎、慢性喉炎相混淆,遷延不愈。筆者詳加辨別,運用中醫藥治療獲效,將個人的經驗簡介如下。
臨床表現
急性期
常見聲嘶和喉痛,早期在吞咽和發聲時喉部異物感,以后喉痛可逐漸加重,并常向耳部放射。聲嘶及呼吸困難視炎癥紅腫程度和聲帶固定的位置而定。聲帶固定于外展位可出現聲嘶或失聲,紅腫較劇或聲帶固定于內收位者,可出現呼吸困難、喘鳴。原發病的癥狀,如伴有風濕性或類風濕性關節炎癥狀等,不可忽視。
喉鏡檢查:可見杓狀軟骨處黏膜充血、腫脹,可累及杓間區、杓會厭襞的后段及室帶,聲帶多正常。聲帶可固定于內收或外展位。在喉結兩側或一側甲狀軟骨后緣中央或環狀軟骨喉部有壓痛。
慢性期
或稱僵直期。多見于反復急性發作后,但一次急性發作也可轉為慢性。其癥狀決定于關節固定的位置,可出現聲嘶或呼吸困難,喉部癥狀多不明顯。若為一側病變,患側聲帶較健側高,發聲時健側杓狀軟骨可接近患側杓狀軟骨。有時可見環杓關節區黏膜增厚、潰瘍,形成肉芽疤痕等。
專科檢查
環杓關節炎示杓部輕度充血、微腫,聲帶閉合或外展活動略受限制。用探針壓杓部可致劇痛。若關節炎較重,環杓關節固定聲帶居于旁中位或中間位。環甲關節炎者,發聲時聲帶松弛無力。如炎癥僅限于一側,可見聲門偏斜,雙側環甲關節活動障礙,聲門裂隙呈梭形。
此外還有血象改變,血沉可正常,類風濕因子試驗常陽性,頸部可有壓痛。診斷應與聲帶癱瘓相鑒別,用探針觸杓部時,環杓關節炎常不活動。
凡疑有喉關節炎者均應作喉鏡檢查、頸部觸診,必要時還要行實驗室檢查。環杓關節炎時,喉鏡下可見患側的杓區黏膜腫脹、充血;間接喉鏡下,行杓區觸診時患側杓區會有明顯觸痛。患側聲帶運動受限,嚴重者環杓關節固定,因而患側聲帶也固定不動。
環甲關節炎時,喉鏡下可見患側聲帶松弛,如為一側病變可出現聲門偏斜,雙側環甲關節炎引起關節活動障礙,則雙側聲帶松弛,聲門閉合時有棱形裂隙。頸部觸診時患側環甲關節部位有觸痛。
患者處發作期應禁止用聲。西醫多用水楊酸制劑止痛,局部頸外側以2%水楊酸鈉電離子透入。因炎癥引起者可用類固醇激素及抗生素治療。若兩側聲帶固定,可在間接喉鏡下撥動杓狀軟骨,亦可行杓狀軟骨移位術。環甲關節炎可行推拿環甲關節的方法。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