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辨治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第 3 頁
陰虛津傷證
角膜病變反復發作,纏綿不愈,眼內干澀,微畏光,輕度睫狀充血;伴口干咽燥;舌紅少津,脈細數。中醫認為,素體陰虛或久病傷陰,陰虛抵抗力下降,邪氣久留不去,故眼病遷延不愈,反復發作;陰虛津傷,眼失濡養,眼內干澀,微畏光,輕度睫狀充血;陰虛津液不能上承,則口干咽燥,舌紅少津;脈細屬虛,為陰虛化熱之征。治法:滋陰散邪。方劑:滋陰退翳湯(《眼科臨證筆記》)加減。藥物組成:生地黃10克,玄參10克,知母10克,麥冬10克,羌活10克,防風10克,木賊10克,蟬蛻10克,谷精草10克,甘草3克?诟裳试锩黠@者,加天花粉10克;久病體虛易感冒者,加黃芪30克,白術10克,防風10克。
中醫外治本病一般以清熱解毒,退翳明目為主,可用藥物熏蒸等。也可結合針刺穴位,如睛明、四白、絲竹空、攢竹、合谷、足三里、光明、肝俞等。每次取局部1~2穴,遠端1~2穴,每日1次。手法:交替使用,視病情虛實,酌情使用補瀉。
治療過程中要預防感冒、發熱、情志刺激、日曬,注意皮質激素的運用,不用局部刺激大的眼藥,防止外傷,不吃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牛肉、羊肉、酒等。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