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的辨證治療
中醫認為人體背部為陽,腹部為陰,腹痛屬寒證者較多,據部位可分為臍腹痛、少腹痛、小腹痛三種。
臍腹痛者宜散寒和中,宜使用烏藥、厚樸、藿香、木香、枳殼、陳皮、香附、澤瀉等藥材。寒重者加用肉桂,也可使用小茴香、木香、烏藥、高良姜、青皮、檳榔等。
少腹痛宜疏肝理氣,宜使用金鈴子、延胡索、青皮、荔枝核等藥材。若屬肝寒氣滯作痛,宜使用桂枝、白芍、細辛、當歸、通草、紅棗等;痛連睪丸者,必須防范疝氣,應使用散寒理氣兼有軟堅作用的藥材,如延胡索、木香、橘核、金鈴子、厚樸、枳實、肉桂、海帶、桃仁、海藻、昆布、木通等。
小腹痛多為為月經痛,屬于氣滯寒阻、瘀血內結者,宜使用牛膝、茯苓、延胡索、當歸、香附、青皮、川芎、山楂、當歸、乳香、沒藥、蒲黃、肉桂等藥材;若屬于氣血兩虧不能固攝,宜使用熟地黃、白芍、當歸、甘草、黃芪、川芎、阿膠、艾葉、黨參等,也可加龍骨、牡蠣、升麻等藥材以固澀升提。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