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高脂血癥第 3 頁
肝膽濕熱型
證見脅肋脹痛,口苦納呆,口氣臭穢,嘔惡腹脹,大便不調,小便短赤,或陰囊濕疹,或睪丸腫脹疼痛,或帶下黃臭,外陰瘙癢,舌苔黃膩,脈弦數。
治宜清泄濕熱、疏利肝膽,選用龍膽瀉肝湯加減,藥用龍膽草、木通、甘草各5克,黃芩、山梔子、澤瀉、生地黃、柴胡、當歸、車前草各10克,茵陳15克。中成藥可選用龍膽瀉肝口服液,每次一支,每日3次,口服;茵梔黃口服液,每次一支,每日兩次,口服;茶多酚降脂膠囊,每日3次,每次4粒,口服;大黃醇片,每次3片,每日一次,空腹服。
肝火上炎型
證見頭目眩暈,耳鳴如潮,面紅目赤,口苦咽干,脅肋灼痛,煩燥易怒,不寐或惡夢紛紜,或吐血衄血,便秘尿赤,舌質紅,苔黃糙,脈弦數。
治宜清肝瀉火,選用清肝湯加減,藥用當歸、龍膽草、梔子、黃芩、黃柏、黃連、大黃、蘆薈各10克,草決明15克,青黛5克(沖飲)。中成藥可選用月見草油膠丸,每次5粒,每日兩次,口服;絞股藍總甙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茶色素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決明降脂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山花晶顆粒,每次10克,每日3次,口服;牛蒡螺旋藻顆粒,每次一袋,每日3次,沖飲。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