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過敏性紫癜
中醫治療過敏性紫癜
過敏性紫癜又稱出血性毛細血管中毒癥,是一種免疫反應性疾病,主要累及毛細血管壁而發生出血癥狀。除了皮膚紫癜(皮下有瘀點、瘀斑)以外,常有不同程度的胃腸道、關節及腎臟方面的癥狀。血液檢查可無異常發現。與過敏性紫癜發病直接有關的因素包括細菌感染、寄生蟲感染、食物或藥物過敏。本病多見于兒童和青年。起病前可有全身不適,發熱、食欲不振,少數病例先出現胃腸癥狀或關節癥狀,往往被誤診為其他疾病。
過敏性紫癜屬于中醫學的“發斑”、“肌衄”、“葡萄疫”等范疇,其病機多屬氣火逆亂,血不循經,脈絡損傷,血溢于外所致。中醫治療過敏性紫癜一般可分為以下3種類型。
血熱妄行 皮膚瘀點或瘀斑,彌漫成片,伴腹痛,身熱,鼻衄,溲赤淋痛,舌質紅或有瘀點,苔黃脈數。治宜清熱涼血,活血祛瘀。處方:水牛角30克,丹皮12克,赤芍12克,生地30克:山梔子10克,紫草30克,連翹12克,大小薊各12克,防風10克。水煎服,日1劑。
濕熱交阻 皮膚紫斑,伴關節疼痛,腫脹灼熱,四肢沉重,偶見腹痛、尿血。治宜清熱利濕,化瘀通絡。處方:牛膝12克,薏苡仁30克,蒼術12克,黃柏12克,防己10克,茵陳30克,玄參20克,白茅根30克,山梔子10克,槐花10克,仙鶴草30克,側柏葉12克。水煎服,日1劑。
脾不統血 皮膚紫斑,面色白光白,納差,惡心,嘔吐,便溏或黑,肢倦乏力。治宜健脾攝血。處方:黨參30克,黃芪20克,雞血藤30克,白術12克,雞內金12克,木香12克,茯苓30克,陳棕炭12克,小薊12克,大棗30克,仙鶴草30克,茜草10克。水煎服,日1劑。
對過敏性紫癜的治療,要積極尋找并消除致敏因素。如系寄生蟲病引起者要予以驅蟲治療,扁挑體炎或其他感染病灶如結核病等應及時處理。某些過敏藥物,如水楊酸類、阿托品、奎寧、碘類、青霉素、鏈霉素,氯霉素、異煙肼等等,或過敏食物如雞蛋、牛奶、魚、蝦,等等應予避免。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