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辨證治療面神經炎第 9 頁
三、西醫治療
及早采取措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使局部水腫、炎癥的消退,促進面神經功能的恢復,以免面神經進一步受損。尚需保護病側暴露的角膜免受損害或感染,防止癱瘓肌被健側面肌過度牽引等。
1.理療 于急性期在莖乳突孔附近部位給予熱敷,或給予紅外線照射,或短波透熱,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除水腫,并能減輕局部疼痛癥狀;恢復期可給予碘離子透入治療。
2.體療 病員自己對鏡用手按摩癱瘓的面肌,每日數次,每次5~10分鐘,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并可減輕癱瘓肌受健側的過度牽引,是簡便而有效的體療方法。當神經功能開始恢復時,病人可對鏡練習癱瘓側各面肌的隨意運動,加速癱瘓肌的早日恢復。
3.藥物治療 ①潑尼松:每次10mg,每日3次,于起病早期短期應用1~2周。②維生素B:每次10mg,每日3次。③地巴唑:每次10mg,每日3次。④新斯的明:每次15mg,每日3次。⑤維生素B:每次100μg肌內注射,每日1次。⑥呋喃硫胺:每次20mg肌內注射,每日1次。⑦加蘭他敏:每次2.5mg肌內注射,每日1次。
4.保護暴露的角膜及防止結合膜炎 可采用眼罩、滴眼藥水、涂眼藥膏等方法。
面神經炎在神經科中屬于常見病和多發病,它雖然治愈率高,但也有少數恢復不完全,遺留面肌痙攣等并發癥,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所以如何預防、減少和治療面肌痙攣這一頑固難愈的后遺癥成為我們治療上的難點。
面神經炎臨床癥狀單一,多僅以面肌癱瘓為主要臨床表現,我們認為臨證之時尤需強調辨證,切中病機,有的放矢,不可見癱治癱。中醫藥治療本病有一定優勢,內服外治結合?色@良效。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