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飲食養生第 4 頁
冬季飲食養生
適量進食高熱量的飲食 增加溫熱性食物的攝取 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傳統養生學認為,寒為冬季之主氣,養生的原則為避寒就暖,斂陽護陰,以收藏為本,是一年四季之中進補的最好時節。現代醫學也認為,人體在冬季時受到寒冷天氣的影響,甲狀腺、腎上腺等內分泌腺的分泌功能增強,以促進機體產生熱量抵御寒冷。冬季應多進食一些五谷雜糧,同時補充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適量的脂肪。傳統養生學認為,應多食用一些偏于溫熱性的食物,特別是能夠溫補腎陽的飲食,以增強機體的御寒能力。下面介紹幾個適合于冬季進補的方法。
1、當歸生姜羊肉湯:當歸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黃酒、調料適量。將羊肉洗凈,切為碎塊,加入當歸、生姜、黃酒及調料,燉煮1~2小時,食肉喝湯。有溫中補血,祛寒強身的作用,適用于神疲乏力,面色蒼白,畏寒怕冷等陽氣虛弱的人群。
2、鹿腎紅參粥:鹿腎(或羊腎)1只,紅參3克,大米100克,調料少許。將鹿腎切開,剔去內部白筋,切為碎末,紅參打為碎末,大米洗凈,加入適量水及調料,煮1小時食用。有益氣壯陽,填精補髓的作用,適用于虛弱無力,腰膝酸軟,畏寒怕冷,耳聾耳鳴,性功能減退等腎陽不足的人群。
3、胡桃仁餅:胡桃仁(或核桃仁)50克,面粉250克,白糖少許,將胡桃仁打為碎末,與面粉混合在一起,加水適量,攪拌均勻,烙為薄餅食用。有補腎御寒,潤腸通便的作用,適用于腎虛腰痛腿軟,畏寒怕冷,大便干結等肺腎兩虛的人群。
4、參歸羊肉:紅參10克,當歸20克,羊肉500克,調料少許。將羊肉洗凈切塊,與紅參、當歸、調料放入砂鍋中,加水適量,用慢火燉煮1~2小時,待水耗干,羊肉熟爛時停火食用。有益氣補血,強體抗寒的作用。適用于體質虛弱,面色蒼白,四肢無力,畏寒怕冷等氣血兩虛的人群。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