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理論之藏象學說第 5 頁
中醫基礎理論之藏象學說第 5 頁:肺
肺居胸腔,在諸臟腑中,其位最高,故稱“華蓋”。肺葉嬌嫩,不耐寒熱,易被邪侵,故又稱“嬌藏”。肺與大腸相為表里。其主要生理功能有:,,。肺,。
肺主氣的功能包括兩個方面,即主呼吸之氣和主一身之氣。
肺主呼吸之氣是說肺有司呼吸的作用。肺是體內外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人體通過肺,從自然界吸入清氣,呼出體內的濁氣,從而保證人體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若肺受邪而功能異常,可出現咳嗽、氣喘、呼吸不利等呼吸系癥狀。
肺主一身之氣,是指肺有主持并調節全身各臟腑組織器官之氣的作用。首先體現在氣的生成方面,特別是宗氣的生成,主要依靠肺吸入的清氣與脾胃運化的水谷精氣相結合而成。其次體現在對全身氣機具有調節作用。肺有節律的一呼一吸,對全身之氣的升降出入運動具有重要調節作用。因此,肺主一身之氣的功能異常,可影響宗氣的生成和全身氣機升降出入運動,表現為氣短、聲低、乏力等。
肺主宣發和肅降。
肺主宣發,是指肺氣具有向上、向外、升宣、發散的生理功能,主要體現在:一是通過肺的宣發,排出體內的濁氣。二是將衛氣、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周身,外達于皮毛,以充養身體,溫潤肌腠和皮毛。肅降,即清肅、潔凈和下降之意。肺主肅降的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氣;二是將吸入的清氣和脾轉輸來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三是肅清肺和呼吸道內的異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潔凈。
肺的宣發和肅降,是相反相成的兩個方面。如果兩者失調,就會出現“肺氣不宣”或“肺失肅降”的病變,表現為咳嗽、喘息、胸悶等。
肺主通調水道。
肺的通調水道功能是指肺的宣發和肅降對于體內的水液代謝起著疏通和調節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下述兩個方面:一是肺主宣發,不但將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于周身,而且主司腠理的開合,調節汗液的排泄。二是肺氣肅降,可將體內的水液不斷地向下輸送,經腎和膀胱的氣化作用,生成尿液而排出體外。所以說“肺主行水”、“肺為水之上源”。肺通調水道的功能異常,則水的輸布、排泄障礙,出現小便不利、水腫和痰飲等。
肺開竅于鼻。鼻是肺的門戶,為氣體出入的通道,具有通氣和主嗅覺的功能,均有賴于肺氣的作用來維持。肺氣的功能調和,則鼻的通氣功能正常,嗅覺靈敏。肺的某些病變,常可影響及鼻,使之產生多種病理表現,如鼻塞流涕,不聞香或鼻衄等。
肺在體合皮,其華在毛。皮毛包括皮膚、汗腺、毫毛等組織,是一身之表,依賴于衛氣和津液的溫養和潤澤,成為抵御外邪侵襲的屏障。肺合皮毛是說肺能輸布津液、宣發衛氣于皮毛,使皮膚潤澤,肌腠致密,抵御外邪的能力增強。如果肺氣虛則體表不固,常自汗出,抵抗力下降則易于感冒。由于肺和皮毛相合,所以外邪侵犯皮毛也常常影響肺的功能而招致相應病變。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