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未病"的內涵第 5 頁
應用“治未病”思想指導亞健康防治
世界衛生組織在憲章中對健康下了這樣的定義: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而是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處于完全的完滿狀態。
五禽戲圖帛畫 華佗曾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的運動姿態,編成“五禽戲”,作為自己和弟子鍛煉身體的方法。
亞健康的概念最早是由前蘇聯學者Berkm an 在20 世紀80 年代提出的,他當時將之稱為“第三狀態”,又稱“次健康”、“中間狀態”、“游離(移)狀態”等。世界衛生組織在憲章中對健康下了這樣的定義: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而是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處于完全的完滿狀態。有統計表明,人群中真正的健康者“第一狀態”和患病者“第二狀態”所占比例不足1/3,有2/3以上的人群處在健康和患病之間的過渡狀態,即“亞健康”狀態。我國目前亞健康約有7億人,知識分子、企業管理者、機關干部70%以上處于亞健康。在步入中年的人群中亞健康狀態的比例接近50%。亞健康狀態多發生在35~45歲之間的腦力勞動者。《“十五”期間中國青年發展狀況與“十一五”期間中國青年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顯示:腫瘤高發年齡段已從五六十歲提前到四十歲,而且低齡化趨勢日益明顯。世界衛生組織對1萬名年輕心梗患者進行調查,最低年齡為20歲,80%低于30歲,“30歲的身體60歲的血管”。上海5年間脂肪肝增加了50倍,低齡化趨勢嚴重。
西方國家雖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認識并開始關注亞健康問題,提出亞健康狀態是由于心理、生理、社會等綜合因素導致人體的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整體協調失衡和功能紊亂所致。患者自覺頭昏、頭重、胸悶、乏力、精神不佳,或食欲不振、入睡困難或多眠、心悸、虛汗、大便失調、小便清長等,以其中幾個癥狀組合出現較為常見。亞健康往往是人體自我感覺上的異常,無實驗室檢查異常。以現代醫學的方法診斷非常困難,即便診斷明確,也缺乏明確的治療方法。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