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水液 腎主水液,主要是指腎臟具有主持和調節人體水液代謝的生理機能。人體水液代謝的調節,雖然與肺、脾、肝、腎等多個臟腑有關,但起主導作用的是腎,腎對水液代謝的調節作用,貫穿在水液代謝過程的始終。 腎主水液功能主要是通過腎的氣化作用來實現的。所謂"氣化",是指腎中陽氣的蒸化作用。腎陽蒸化水液,使水能氣化,又能使氣聚而為水,以利于水液在體內的升降出入、布散排泄,從而使水液代謝維持正常。具體來說,腎主水液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是升清降濁。在水液代謝過程中,水液有清濁之分,所謂"清者",即指含有營養成分的部分水液;所謂"濁者",即指含有各種代謝廢物的水液。清者上升,濁者下降,是水液在體內氣化的基本規律。水液代謝,首先是通過脾胃的受納、消化和運化,其精微部分轉輸于肺,通過宣發肅降,使清者上升,濁者下降歸于腎。歸于腎的水液雖名為濁,但其中仍含有清的部分,故在腎陽蒸化作用下,濁中之清可進一步蒸騰氣化,復上升于肺,再次布散周身,這種生理過程,稱為"腎的升清功能"。而其中的濁中之濁,則注入膀胱為尿,這個生理過程稱為"腎的降濁功能"。因此,在腎的氣化作用下,清升濁降,促進著體液的代謝,維持著人體水液代謝的平衡。 其次是司膀胱開合。膀胱的主要功能是貯尿、排尿,與腎的氣化作用密切相關。貯尿要依靠腎氣的固攝能力,排尿也要依靠其控制能力,故稱此作用為腎司膀胱開合。開,則使尿液順利排出體外;合,則使水津保留于體內,維持體內水液量的相對恒定。 另外是對肺、脾、肝、三焦等臟腑的功能活動有促進作用。腎陽為一身陽氣的根本,是各臟腑功能活動的強大動力,只有在腎中陽氣的溫煦和蒸化作用下,脾運化水濕,肺通調水道,肝疏泄水液,三焦司水道之決瀆,以及上述膀胱適度開合等,方能并行不悖,各守其職,協調一致,維持水液代謝的平衡。若腎有病變,失去主水之功能,往往會影響水液代謝,使之發生紊亂,出現尿少,水腫等病理表現。若腎陽不足,失去溫化蒸騰作用,則表現為小便清長或尿量明顯增多等癥。 (三)主納氣 腎主納氣,是指腎具有攝納肺所吸入之清氣而調節呼吸的功能,防止呼吸表淺,保證體內外氣體的正常交換。 人體的呼吸雖然由肺來主司,還必須有腎的參與才能維持正常。具體來說,由肺吸入之清氣必須下達于腎,由腎來攝納,方能保持呼吸運動的深沉和平穩,從而保證體內外氣體得以正常交換。只有肺腎協調一致,呼吸功能才會正常。實際上腎主納氣是腎的封藏作用在呼吸運動中的具體體現。因此,腎的納氣功能正常,則呼吸均勻和調。如果腎的納氣功能減退,攝納無權,則肺吸入之清氣上逆而不能下行,即可出現呼吸表淺,動則氣喘,呼多吸少,或呼吸困難等病癥。從臨床實際來看,往往在慢性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等疾患中,可見到"腎不納氣"的征象,治療常用補腎納氣的方法,多可獲得較好的效果。
3/5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尾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