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愛與養生第 3 頁
詩中“濟世無方”、“乾坤有情”,其以天下為己任的憂國憂民情懷表露無遺。
《人學散墨》問世的2009年,先生病逝于上海,享年93歲。先生的追悼會,有一千余人參加。既有政府要員,又有社會賢達;既有先生的患者、弟子,也有先生的追隨者和崇拜者;既有上海人,也有江、浙及全國各地趕來的人。人們從四面八方匯聚于殯儀館,向這位充滿仁愛之心的國醫大師、國學大師的遺體告別。古語“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先生可謂當之。
近代滬上兒科名醫董廷瑤,將書齋取名“幼幼廬”,無疑是取《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意。先生一生活人無算,享年99歲,可謂是對“仁者壽”做出的注解。
順便說一下,圣人和普通人之間的差別,沒有想象的那么遙遠,不僅肉體上相同,即或是精神層面,相差亦不懸殊。圣人之所以為圣人,首先必須具備普通人的正常情感。在此基礎上,注重自身修養,陶冶情操,對人生的價值有了深刻的領悟,進而升華至關愛他人、憂國憂民為己任,并在某一領域作出重大貢獻,便脫凡入圣了。
仁愛有著廣泛的含義,凡對人類進步做出積極貢獻的人,都應歸入孔老夫子“仁者”行列。具有仁愛之心的人,多能健康、長壽。俗云“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其誰曰不然!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