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愛與養生
仁愛與養生
“仁”是儒家文化核心的道德觀,孔子解釋“仁”時說:“仁者愛人。”也就是說愛戴他人、惠及他人、貢獻社會是“仁”的實質。
儒家文化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宗旨。文中“齊、治、平”是同義詞,均是治理之義。“修身”的核心是“正心”、“誠意”,側重自身品行、道德的修養,以達到“仁”之境界。四者之中尤重修身,人人注重修身,家、國、天下自然和諧、興盛。
儒家少有關于養生的具體論述,而是將養生寓于“修身”之中。《論語》云:“仁者壽。”是說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會的人,多能長壽。對社會和他人做出貢獻,自己也從中獲得滿足和快樂,這無疑會對身心健康起到積極作用。
唐代大醫孫思邈,凡來診的病人,無論貧賤富貴、老少丑俊,無論是朋友,還是曾有仇恨的人,孫思邈都將其視為最親的親人,為后世樹立了醫德的楷模,可謂仁者。孫思邈享年101歲,亦有學者考證是120歲。至今陜西、河北等地,尚建有孫思邈的祠堂,尊稱孫氏為“藥王”,以緬懷這位蒼生大醫。
南宋詩人陸游,一生寫詩九千余首,被認為是留下詩歌最多的詩人。陸游生逢金人占領我國大片北方領土、南宋小朝廷茍安于江南一隅之亂世。故其詩多以積極抗金、收復國土為主題,正氣凜然,雄渾豪放,大有蘇軾之風。其臨終前著《示兒》一首,念念不忘收復北方領土,一生之志可知: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