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會情志致病第 5 頁
(5)先傷神,后傷形。《彭祖攝生養性論》說:“積怵不已,則魂神傷矣;憤怒不已,則魄神散矣,喜怒過多,神不歸定;憎愛無定,神不守形;汲取而欲,神則煩;切切所思,神則敗”,說明七情太過,能使人精神異常。這里的魂魄都是屬于精神活動的一種形式,其中魄是一種本能的,非條件反射性的感覺和動作,包括聽、觸、視、痛覺,以及肢體某些動作,與精關系密切。魂也是神的一種活動形式,如果離了神的支配而單獨活動,便表現為夢游、幻覺等。情志太激不僅傷神,亦能傷形。如《黃帝內經》說:“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上行,滿脈去形。”這里的滿脈去形,即是情志先傷陰陽,后傷形體的結果。從上可知,七情致病,有別于外感六淫,六淫傷人多傷形體,而情志致病,多先傷人神氣,再傷形體。
喜,指狂喜。舊時有所謂“四喜”:十年久旱逢甘露,千里他鄉遇故知,和尚洞房花燭夜,捐生金榜題名時”。這種突然的狂喜,可導致“氣緩”,即心氣渙散,血運無力而瘀滯,便出現心悸、心痛、失眠、健忘等一類病癥。成語“得意忘形”,即能說明由于大喜而神不藏,不能控制形體活動。清代醫學家喻昌寫的《寓意草》里記載了這樣一個案例:“昔有新貴人,馬上揚揚得意,未及回寓,一笑而逝。”《岳書傳》中牛皋因打敗了完顏兀術,興奮過度,大笑三聲,氣不得續,當即倒地身亡。可見過喜對人體健康不利。有一個患急性心肌梗塞的女病人,經過住院治療,病情已經好轉。出院的那一天,她突然見到遠在千里之外的女兒從外地趕來接她,興奮過度而倒在地上死了。這些例子皆說明,暴喜、大喜、狂喜同樣不利于健康。
憂,是指憂愁、苦悶、擔心。表現在情緒上,失去歡樂,悲傷慟哭,氣怯神弱。輕者,愁眉苦臉,悶悶不樂,少言少語,憂郁寡歡,意志消沉,獨坐嘆息;重者,難以入眠、精神萎頹或緊張,心中煩躁,并會導致咳喘、噎逆、嘔吐、食呆、失眠、便秘、陽痿、癲癇等癥,甚至誘發癌癥或其他疑難重癥。俗話說:“多愁多病,越憂越病”,“憂愁煩惱,使人易老”、“愁一愁、白了頭”。事實上正是如此,東周伍子胥,因無計闖過昭關,一夜之間愁白滿頭青發;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才華出眾,但由于遭到打擊,長期被貶,沉悶、憂郁的貶謫生活,把柳宗元折磨得形容憔悴,體質虛弱,得了毒瘡又患霍亂,47歲就含恨長逝了。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