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會情志致病第 4 頁
。1)損傷臟腑!饵S帝內經》指出,“喜怒不節則傷臟”,說明情志不加節制會損傷臟腑功能。具體地說是:“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但臨床上并非是一情只傷一固定臟腑,既可一情傷幾臟,又可幾情傷一臟。如思慮過度可影響脾的消化吸收功能,同樣悲憂太過亦能影響于脾,導致食欲不振、脘腹脹滿。又如大喜傷心,但《黃帝內經》又提出:“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闭f明一切不良情緒都能影響于心,而由于“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心受傷,人體的整個功能皆會受損。
。2)影響氣機。氣機,是氣的運動的根本形式,人體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的功能活動及相互聯系,均有賴于氣機的升降出入。而情志致病,首先是擾亂氣機,正如(黃帝內經》里所說:“余知百病生于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边@里的上下,說明氣機升降失常;這里的結,說明氣機郁滯,運行不暢;此外,消、緩、亂,亦是氣的運行障礙。可見,七情太過對于人體氣機的影響是很嚴重的,也正如原文所說“百病生于氣”,即許許多多疾病的發生皆與七情刺激,引起氣機失常有關。
(3)精血虧損!饵S帝內經》說:“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說明暴怒,可致血隨氣逆,發生嘔血!饵S帝內經》又說:“恐懼而不解則傷精……精時自下”,這里的精時自下,即是恐懼太過,五臟所藏之陰精失去統攝,耗散不止!夺t學入門》也指出:“暴喜動心不能主血”,意思是過喜則使氣血渙散,血行不暢。此外,過分思慮,既可耗傷心血,又能影響食欲,造成氣血生化不足,皆可使精血虧損。
。4)陰陽失調!饵S帝內經》說:“暴喜傷陽,暴怒傷陰”,說明情志過激,可損陰傷陽。《黃帝內經》又說:“大驚卒恐,則氣血分離,陰陽破散!标庩柶粕,即陰陽失調。而陰陽協調,中醫認為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條件,“陰平陽秘,精神乃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說明七情致病必須加以重視。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