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中的情志養生第 3 頁
《靈樞·通天》將人的體質分成了太陽、少陽、太陰、少陰和陰陽和平五種,其中以陰陽和平者最佳。“婉然從物,或與不爭”,表現了陰陽和平人在情志方面的特點,并能“與時變化,尊則謙謙”,說明與人為善,人際關系良好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條件。
以情勝情
《內經》以情勝情的養生方法主要基于五行學說,認為肝屬木,與怒相應;心屬火,與喜應;脾屬土,與思相應;肺屬金,與憂相應;腎屬水,與恐相應。按照五行生克規律,人體可以主動調控七情,以維持體內陰陽平衡!端貑枴り庩枒蟠笳摗吩疲骸芭瓊,悲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提出了主動調控七情的原則和方法。金元醫家張子和根據此原則提出:“悲可以制怒,以愴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虛浪戲狎之言娛之……”并附以病例佐證。
順時調神
關于情志與四時的關系散見于《內經》多篇文章,但以《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表述最為集中完整:“春三月……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
春季戒暴怒,忌情懷憂郁,要心胸開闊,樂觀愉快,使情感隨春天生發之機而生,與自然界陽氣萌動的規律一致。夏季萬物茂盛,情感也應隨盛夏而充盛飽滿,但夏日炎熱,易致心緒煩躁,應靜神寧心,不急躁,即“使志勿怒”,以防止加重熱邪。秋天氣候漸轉干燥,氣溫漸降,草枯葉落,花木凋零,易有凄涼心境,產生憂郁煩躁等情緒,應精神內守,不受肅殺之氣影響,不躁不急,收斂神氣,“使志安寧”。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