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中的情志養生第 2 頁
凝神斂思
凝神指精神集中專注,不散亂;斂思是集中精力,從事適度腦力勞動。《內經》強調要在“少欲”基礎上“凝神斂思”,做到“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臟不受邪矣”。長期保持“精神專直”狀態,可達“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臟不受邪”的效果。實驗證明,釣魚、氣功等清靜養神的自我調節方法,能保持神經系統不受干擾,使人體生理功能處于最佳狀態,有助于血壓降低和心腦功能恢復,故中醫有“神貴凝而惡亂,思貴斂而惡散”之說。
御神有節
在《內經》諸多養生理論和方法中,或多或少蘊含了儒家中庸思想,即凡事不走極端。反映在情志養生理論中,表現為“少欲”而非空虛;“凝神”而非過勞。既主張“精神專直”,又反對勞神太過,強調“御神有節”,適度愉悅。若不能恰當調控精神情志,“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于生樂,起居無節”,也可造成“半百而衰”。并且,過分追求“凝神斂思”,又可能走向“勞則氣耗,思則氣結”的另一個極端。因此,《內經》情志養生的最佳狀態應是:恰當御神,勞逸結合,以不過勞,不傷神為度。
與人為善
《素問·上古天真論》曰:“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高下不相慕”,顯示出上古圣人與人為善、追求良好人際關系的思想境界。良好的人際關系能滿足人們精神層面的多種需求。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