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肛門直腸疾病 第六節 脫肛第 3 頁
二、外治法
(一)熏洗療法以苦參湯加石榴皮、枯礬、五倍子,煎水熏洗。
(二)敷藥療法五倍子散或馬勃散調凡土林外敷肛門。
[其他療法]
一、注射療法
(一)直腸粘膜下注射法
將藥物(6%一8%明礬溶液)注射到直腸粘膜下層,使分離的直腸粘膜與肌層粘連固定,具體注射方法有直腸粘膜下點狀注射和柱狀注射兩種。
1.適應證工、Ⅱ度脫肛,以工度脫肛效果最好。
2.禁忌證宜腸炎、腹瀉、肛周炎及持續性腹壓增加的疾病。
3.操作方法取側臥位或截石位,局部消毒后,將直腸粘膜暴露于肛門外;蛟诟亻T鏡下于齒線上ltm開始,環形選擇2—3個平面,或縱行選擇4—6行,每個平面或每行選擇4—6點,各點距離相互交錯,每點注藥0.2—0.3mL,不要過深刺人嘰層,或過淺注人粘膜內。注射總量一般為6一lOmL,注射完畢用塔形紗布壓迫固定,柱狀注射在暴露于肛外的直腸粘膜3、6、9、12點齒線上ltm處的粘膜下層向上作柱狀注射,長短視脫出長度而定,每柱藥量2—3mL,注射完畢后送回肛內。注射后平臥休息2天,2—3天不能解大便。一般1次注射即可治愈。若療效不佳,7—10天后再注射1次。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