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肛門直腸疾病 第六節 脫肛第 2 頁
[鑒別診斷]
內痔脫出痔核分顆脫出,無環狀粘膜皺襞,呈暗紅、青紫或灰白色,容易出血。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一)脾虛氣陷大便或咳嗽、遠行時肛內腫物脫出,輕重不一,色淡紅,肛門墜脹;疲乏無力,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脈弱。
辨證分析:中氣不足,脾氣不升而下陷,無以攝納,故見直腸脫出,肛門墜脹;中氣不足,則疲乏無力;脾氣虧虛,運化無力,則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脈弱均為氣虛之象。
治法:健脾益氣,升提固澀。
方藥:補中益氣湯加減。
(二)濕熱下注直腸脫出難納,腫脹掀紅灼熱,滲液流滋,肛門脹痛;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辨證分析:直腸脫出肛外,久未還納,感染濕熱毒邪,濕熱蘊結則脫出物腫脹,掀紅灼熱,甚則滲流滋水;濕熱蘊結,氣血不暢則肛門墜脹疼痛;舌紅、苔黃膩、脈滑數均為濕熱之象。
治法:清熱利濕。
方藥:革蘚滲濕湯加減。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