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肛門直腸疾病 第六節 脫肛
脫肛是直腸粘膜、肛管、直腸全層,甚至部分乙狀結腸向下移位,脫出肛外的一種疾病。其特點是直腸粘膜及直腸反復脫出肛門外,伴肛門松弛,多見于兒童及老年人。相當于西醫的肛管直腸脫垂。
[病因病機]
小兒氣血未旺,中氣不足;或年老體弱,氣血不足;或婦女分娩過程中,耗力傷氣;或慢性瀉痢、習慣性便秘、長期咳嗽引起中氣下陷,固攝失司,導致肛管直腸向外脫出。
[診斷]
多見于兒童、老年人、久病體弱患者及經產婦。
起病緩慢,無明顯全身癥狀,早期大便時直腸或肛管脫出肛外,便后能自行回納,以后逐漸不能自行回納,需用手托回。日久失治,脫出物逐漸增長,甚至咳嗽遠行時也可脫出。
病情嚴重時可伴有大便不盡,或下腹墜脹感,因直腸粘膜反復脫出,常發生充血、水腫、糜爛、滲液,甚至滲血。查體可見肛門松弛,收縮力減弱,肛門鏡檢可看到直腸內粘膜折疊。
直腸脫垂臨床分為三度:工度脫垂:為直腸粘膜脫出,脫出物色較紅,長約3—5cm,觸之柔軟,無彈性,不易出血,便后可自行還納。Ⅱ度脫垂:為直腸全層脫出,長約5~l0cm,呈圓椎狀,色淡紅,表面為環狀而有層次的粘膜皺襞,觸之較厚有彈性,肛門松弛,便后有時需用手托回。Ⅲ度脫垂:直腸及部分乙狀結腸脫出,長達l0cm以上,色淡紅,呈圓柱形,觸之很厚,便后需用手托回。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