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肛門直腸疾病 第七節 息肉痔
息肉痔是直腸內的贅生物,是一種常見的良性腫瘤。臨床可分為單發和多發兩種,前者多見于兒童,后者多見于青壯年,如果很多息肉積聚在一段或全段大腸者稱息肉病,多為惡性。相當于西醫的直腸、結腸息肉。
[病因病機]
本病多因濕熱下注大腸,以致腸道氣機不利,經絡阻滯,瘀血濁氣凝聚而成。
[診斷]
2—8歲的幼兒發生息肉多為單發;成年人尤其是50歲以上者出現息肉,多為結腸、直腸腺瘤,常為多發。
臨床上因息肉大小及位置高低不同而癥狀各異。位置較高的小息肉一般無癥狀。低位帶蒂息肉,大便時可脫出肛外,小的能自行還納,大的需用手推回。多發性息肉常伴腹痛、大便帶血或血液與粘液相混。
肛門指檢可摸到位置較低的息肉,質地柔軟,帶蒂,活動度大。直腸鏡或乙狀結腸鏡檢能更清楚發現息肉的數目、大小及表面情況。
病理切片可以明確息肉是良性還是惡性。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