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肛門直腸疾病 第四節 肛漏第 3 頁
[鑒別診斷]
肛門部汗腺炎、毛囊炎肛門周圍皮膚的汗腺、毛囊發生炎癥,常可在肛周皮下形成竇道和外口,流膿,并不斷向周圍蔓延,但肛管內絕無內口。
[辨證論治]
一般以手術治療為主,內治法多用于手術前后減輕癥狀、控制炎癥發展。
一、內治法
(一)濕熱下注肛周經常流膿,色黃質稠,肛門脹痛,局部灼熱,肛固有潰口,按之有條索狀通向肛內;口干口苦,舌紅,苔黃膩,脈弦滑。
辨證分析:濕熱之邪蘊于肛門,氣血壅滯,日久不去,郁久化熱,肉腐成膿,故見肛周流膿,色黃質稠。肛門脹痛,局部灼熱;邪毒旁竄,則成索狀管道;口干口苦、舌紅、苔黃膩、脈弦滑皆為濕熱之象。
治法:清熱利濕。
方藥:二妙丸或萆蘚滲濕湯加減。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