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肛門直腸疾病 第三節 肛癰
肛癰是指直腸周圍間隙發生急慢性感染而形成的膿腫。相當于西醫學的肛門直腸周圍膿腫。肛癰的發生絕大部分與肛隱窩炎有關,其臨床特點是發病急驟、肛周劇痛,伴全身高熱,釀膿破潰后易形成樓管。由于肛癰發生的部位不同,可有不同的名稱,如生于肛門旁皮下者,名肛門旁皮下膿腫;生于坐骨直腸窩者,名坐骨直腸窩膿腫;生于骨盆直腸窩者,名骨盆直腸窩膿腫;生干直腸后間隙者,名直腸后間隙膿腫。
[病因病機]
過食辛辣肥甘、醇酒炙博之品,損傷脾胃,濕熱內生,下注肛門,蘊久化熱,熱勝肉腐,發為癰疽;或肺腎陰虛,濕熱痰濁凝聚肛門,郁久熱勝肉腐,發為本病。
[診斷]
一、肛門旁皮下膿腫發于肛門周圍的皮下組織內,局部紅腫熱痛明顯,成膿后按之應指,全身癥狀較輕。潰膿后易形成皮下肛瘺或低位瘺。
二、坐骨直腸窩膿腫位于坐骨直腸窩內,初起覺肛門部墜脹微痛,逐漸全身惡寒發熱,頭身疼痛,肛門脹痛加劇或跳痛,坐臥不安,患側肛周皮膚微紅腫,肛門指檢患側直腸壁飽滿,壓痛明顯,可有波動感。
三、骨盆直腸間隙膿腫位于提肛肌以上,腹膜反折以下,位置較深,局部癥狀不典型,僅覺肛門脹痛,全身惡寒發熱,頭身疼痛。肛周皮膚多無明顯紅腫,肛們指檢患側直腸壁飽滿、壓痛及波動感,潰膿后多形成高位肛瘺。
四、直腸后間隙膿腫部位較深,表現為直腸內墜脹痛,逐漸加重,全身惡寒發熱,頭身疼痛,肛周皮膚無明顯改變,肛門指檢直腸后壁飽滿,壓痛或波動感。
輔助檢查:血常規白細胞總數在10X109幾以上,中性粒細胞大于70%。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