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皮膚病及性傳播疾病 第二十六節 梅毒第 5 頁
(五)胎傳梅毒(先天梅毒)胎傳梅毒是母體內的梅毒螺旋體由血液通過胎盤傳人到胎兒血液中,導致胎兒感染的梅毒。多發生在妊娠4個月后。發病小于2歲者稱早期胎傳梅毒,大于2歲者稱晚期胎傳梅毒。胎傳梅毒不發生硬下疳,常有嚴重的內臟損害,對患兒的健康影響很大,病死率高。
1.早期胎傳梅毒多在出生后2周一3月內出現癥狀。表現為消瘦,皮膚松弛多皺褶,哭聲嘶啞,發育遲緩,常因鼻炎而導致呼吸、哺乳困難。皮膚損害可表現為斑疹、斑丘疹、水皰、大皰、膿皰等,多分布在頭面、肢端、口周皮膚,口周可見皸裂,愈后留有輔射狀疤痕。此外,也可發生甲周炎、甲床炎、無發、骨體炎、骨軟骨炎、貧血、血小板減少等。大部分患兒可有脾腫大、肝腫大,少數出現活動性神經梅毒。
2.晚期胎傳梅毒患兒發育不良,智力低下,可有前額圓凸,鐮刀脛,胡氏齒,桑椹齒,馬鞍鼻,鎖骨胸骨關節骨質肥厚,視網膜炎,角膜炎,神經性耳聾,腦脊液異常,肝脾腫大,鼻或腭樹膠腫導致口腔及鼻中隔穿孔和鼻畸形。皮膚粘膜損害與成人相似。
3.胎傳潛伏梅毒胎傳梅毒未經治療,無臨床癥狀而血清反應陽性。
三、實驗室檢查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陽性,但特異性差,假陰性多。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查得梅毒螺旋體陽性,或蛋白印跡試驗陽性均有利于診斷。聚合酯鏈反應查得梅毒螺旋體核糖核酸陽性,或取硬下疳、病損皮膚、粘膜損害的表面分泌物、腫大的淋巴結穿刺液在暗視野顯微鏡下查及梅毒螺旋體,均可確診。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