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皮膚病及性傳播疾病 第十七節 白疙第 4 頁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一)風熱血燥皮損鮮紅,皮損不斷出現,紅斑增多,刮去鱗屑可見發亮薄膜,點狀出血,有同形反應;伴心煩,口渴,大便干,尿黃;舌紅,苔黃或膩,脈弦滑或數。
辨證分析:風熱皆為陽邪,其性干燥,風熱相搏,伏于營血,發于肌膚,故見皮損鮮紅,皮損不斷出現,紅斑增多,刮去鱗屑可見發亮的薄膜,有點狀出血,有同形反應;血熱心神被擾,故心煩;陽邪耗傷陰津則口渴,大便干燥,尿黃;舌紅;、苔黃或膩、脈弦滑或數為風熱血燥之象。
治法:清熱解毒,涼血活血。
方藥:犀角地黃湯或涼血地黃湯加減。
(二)血虛風燥皮損色淡,部分消退,鱗屑較多;伴口干,便于;舌淡紅,苔薄白,脈細緩。
辨證分析:久病體虛,陰血虧損,肌膚失養,故皮損色淡,鱗屑較多;陰血不足,津虧失潤則口干、便干;舌淡紅、苔薄白、脈細緩為血虛風燥之象。
治法:養血和血,祛風潤燥。
方藥:四物湯合消風散加減。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