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皮膚病及性傳播疾病 第十一節 天皰瘡第 4 頁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一)熱毒熾盛發病急驟,紅斑,水皰,皮膚灼熱;伴身熱,口渴欲飲,煩躁不安,大便干結,小便黃;舌質紅絳,苔少而干,脈弦數。
辨證分析:熱毒熾盛,迫血妄行,故發病急驟,紅斑,水皰,皮膚灼熱;熱在氣分,故身熱煩躁,口渴欲飲;熱結腸道,則大便干結;移熱于小腸則小便黃;舌質紅絳、苔少而干、脈弦數為熱毒熾盛之象。
治法:清熱涼血解毒。
方藥:解毒瀉心湯加減。若發熱高,煩躁甚,加犀角以解熱清心;大便秘結,加生大黃通腑泄熱。
(二)心火脾濕皮損以大皰為主,有口舌糜爛,滲液;伴胃納呆滯,發熱心煩,小便短赤,大便干結;舌苔黃膩,脈濡數。
辨證分析:濕熱之邪流溢肌膚,故皮損以大皰為主,并有糜爛、滲出;心主神志,心火盛則心煩;心移熱于小腸則小便短赤;舌為心之苗,心火甚則口舌糜爛;脾濕外泛亦可有糜爛、滲液;脾為濕困則胃納呆滯;熱結腸道則大便于結;舌苔黃膩、脈濡數為心火脾濕之象。
治法:瀉心涼血,理脾利濕。
方藥:清脾除濕湯加減。高熱者,加生石膏、知母以清瀉熱邪;口腔糜爛甚者,加藏青果、金果攬以解毒利咽;水皰、糜爛嚴重者,加茵陳以清熱利濕。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