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增殖型
好發于腋窩、腹股溝、肛門、外陰、乳房下、臍窩等處。早期損害與尋常型相同,但其特點為糜爛面上出現蕈狀及乳頭狀增殖,周圍繞有炎性紅暈,表面結污穢厚痂,散發腥臭氣味。周圍常出現新水皰。粘膜損害與尋常型相同:尼氏征陽性。病嚴緩慢,自覺癥狀輕微,經過中常有長期緩解。
組織病理檢查與尋常型基本相同,但有表皮乳頭瘤樣增殖。
(三)落葉型
皮損初發多在顏面、頭部、胸部及背上方,皮損日漸擴大,逐漸遍及全身。皮損開始為小而松弛的水皰,皰壁薄,易破裂,破后形成淺在性糜爛面。以后水皰較少發生,主要以表皮淺分離和剝脫為特征。表面有葉狀鱗痂,中央粘著,邊緣游離,基底潮紅濕潤。粘膜損害較少見,多呈淺在性糜爛面,癥狀輕微。自覺灼熱疼痛,間有嚴重瘙癢。損害可長期存在而不影響健康,也有緩解期,但可復發。尼氏征陽性。
組織病理檢查示顆粒層及棘層松解,形成大皰,陽性皮損可有角化過度、不全,角栓形成,棘層肥厚,輕度乳頭瘤樣增生。并可見角化不良的谷粒細胞,真皮內有炎癥細胞浸潤。
免疫學檢查示有角朊細胞間抗體,外周血中可測出抗角朊細胞間物質特異性抗體。
(四)紅斑型
皮損主要發生在頭、面、軀干及上肢等處,粘膜及下肢一般不受侵犯。鼻及頰部出現蝶形紅斑,表面被有角化及脂溢性鱗屑,類似紅蝴蝶瘡或面游風,除去痂皮可見淺在性糜爛面。胸、背、四肢等處可見在紅斑基礎上,出現松弛性薄壁小皰,破裂后形成鱗屑。病程緩慢,可自然緩解,但常復發,一般不影響健康。尼氏征陽性組織病理學檢查與落葉型相似。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