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癭
癭是頸前結喉兩側腫大的一類疾病。其特征為頸前結喉兩側漫腫或結塊,皮色不變,逐漸增大,病程纏綿。相當于西醫甲狀腺疾病的總稱,包括單純性甲狀腺腫、甲狀腺腫瘤和急性化膿性甲狀腺炎等。癭在古代文獻中,根據其臨床表現以及與五臟的配屬關系,分為五癭:筋癭、血癭、肉癭、氣癭、石癭,其中筋癭、血癭多屬頸部血管瘤以及氣癭與石癭的合并癥,F代一般分為氣癭、肉癭、石癭、癭癰4種。
[頸部經絡所屬]
癭的病位,在頸前結喉兩側的頸靨部,即甲狀腺部。頸前屬任脈所主,任脈起于少腹中極穴之下,沿腹和胸部正中線直上,抵達咽喉,再上至峽部,經過面部進入兩目;頸部也屬督脈,蓋督脈其循少腹直上者,貫臍中央,上貫心,人喉;任督兩脈皆系于肝腎,且肝腎之經脈,皆循喉嚨。故頸前部位與任、督、肝、腎經絡有一定的聯系。在癭病治療中,結合病位的經絡所屬辨證施治,對指導治療有一定意義。
[甲狀腺解剖、生理]
甲狀腺分左右兩葉,覆蓋并粘附在喉和氣管起始部的兩側,吞咽時亦隨之上下移動。甲狀腺的兩葉由甲狀腺峽部聯著,其位置一般在第二和第三氣管軟骨環之前。甲狀腺峽部常有一垂直向上的錐狀葉,為胎生初期甲狀腺舌骨的殘余物,常伸至環狀和甲狀軟骨前方。在甲狀腺左右兩葉的背面,附著四個甲狀旁腺,腺體呈圓形或卵圓形,扁平,長約5—6mm,寬3—4mm,厚約2mm,重約30~45mg。正常成人甲狀腺內含有約7mg的碘。
甲狀腺的主要生理作用,是能將無機碘化合物合成甲狀腺素。這是一種有機結合碘。甲狀腺激素對能量代謝和物質代謝都有顯著影響,不但加速一切細胞的氧化率,全面提高人體的代謝,且同時促進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分解。此外,還影響體內水的代謝,促進尿量的排出增多。在甲狀腺功能減退時,就引起人體代謝的全面降低以及體內水的積蓄,臨床上出現粘液性水腫。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