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外科學-外科診法第 24 頁
二、十二經絡氣血的多少
手足十二經脈有氣血多少之分,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為多氣多血之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手厥陰心包經、足厥陰肝經為多血少氣之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手少陰心經、足少陰腎經、手太陰肺經、足太陰脾經為多氣少血之經。
臨床根據瘡瘍所發部位和經絡的不同,可有針對性地選用一些治法或一些引經藥物。凡外瘍發于多血少氣之經,血多則凝滯必甚,氣少則外發較緩,故治療時注重破血,注重補托;發于多氣少血之經,氣多則結必甚,血少則收斂較難,故治療時注重行氣,注重滋養;發于多氣多血之經,病多易潰易斂,實證居多,故治療時注重行氣活血。如乳癰所患部位屬足陽明胃經,治宜行氣通乳;瘰疬屬足少陽膽經,治宜行滯、滋養。結合經絡辨證選用一些引經藥物,使藥力直達患處,以提高療效。如手太陽經用黃柏、藁本,足太陽經用羌活,手陽明經用升麻、石膏、葛根,足陽明經用白芷、升麻、石膏,手少陽經用柴胡、連翹、地骨皮(上)、青皮(中)、附子(下),足少陽經用柴胡、青皮,手太陰經用桂枝、升麻、白芷、蔥白,足太陰經用升麻、蒼術、白芍,手厥陰經用柴胡、丹皮,足厥陰經用柴胡、青皮、川芎、吳茱萸,手少陰經用黃連、細辛,足少陰經用獨活、知母、細辛。
第七節 辨善惡順逆
辨善惡順逆,即指判斷外科疾病的預后好壞。所謂“善”就是好的現象,“惡”就是壞的現象;“順”就是正常的現象,“逆”就是反常的現象。善、惡、順、逆,系指病理過程的相對而盲,其中的“善”和“順”并不是指生理功能的正常情況。外科疾病在其發展過程中,按著順序出現應有的癥狀者,稱為順證;反之,凡不以順序而出現不良的癥狀者,稱為逆證。在病程中出現善的癥狀者,表示預后較好;出現惡的癥狀者,表示預后較差。善惡大多指全身癥狀的表現,順逆多指局部情況。歷代醫家總結出的“五善七惡”、“順逆吉兇”辨證方法,給外科疾病判斷預后提供了可遵循的指標。判斷預后的好壞,既要觀察局部癥狀的順逆,又要結合全身癥狀的善惡,兩者必須綜合參看,加以分析,才能進行全面的判斷。
<< 上一頁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