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藥理研究注重開創性實用性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中藥藥理研究室以中藥防治病毒性疾病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等為重點研究方向,提出中藥復方多成分、多靶點、多途徑整合調節作用等多個創新性理論,得到國內相關學科的一致認可和廣泛應用。
中藥抗病毒研究的先行者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病毒研究室(中藥藥理研究室前身)成立于1972年,是國內最早進行中藥抗病毒研究的單位。
現任研究室主任崔曉蘭研究員,一直致力于中藥抗病毒機理的研究,并根據中醫藥治療病毒性疾病高效、廣譜、低毒的特點提出“中藥抗病毒作用可能是通過干擾病毒吸附宿主細胞膜這一過程而發揮作用”的全新思路,并采用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及電生理手段研究中藥對病毒吸附和穿入宿主細胞膜這一重要過程的影響,將高新技術引入中藥抗病毒研究領域,為深入探索研究開創了全新的方法學基礎。為從病毒性疾病的病理環節入手,篩選高效、低毒的中藥復方,為防治病毒性疾病及突發性病毒性疾病的流行提供有效的手段,為進一步從中藥中開發高效、低毒、廣譜的抗病毒藥奠定基礎。
同時,通過研究病毒感染后宿主的免疫反應和中藥對宿主免疫狀態的影響,從而闡明中藥抗病毒的靶點和作用機理。通過加強高新技術(如電耦合成像技術、激光共聚焦顯微鏡、流式細胞儀等手段)在中藥抗病毒領域的應用,探索藥理學科研究的方法學。
近10年來,中藥藥理研究室承擔了大量與病毒性疾病相關的各類國家級課題,現已成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藥理重點學科和三級實驗室。在SARS、禽流感和甲型 H1N1流感的防治中發揮了主力軍作用。
開創國內生物力藥理學研究
近5年來,隨著現代醫學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方法的引入,使中藥藥理研究室的研究處于國內外先進水平,尤其在生物力藥理學等方面形成特色學科。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