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創造三大奇跡第 2 頁
中國多門自然科學中唯一不與西學融合
醫學屬于自然科學,自然科學的理論具有客觀真理性,是對自然規律的正確反映,因而不具有民族性和國別性。對于同一自然規律,不同民族可以從不同的立場、觀點、方法進行不同的研究,得出不同的認識,當認識達到真理水平時,必然會走向統一,真理是一元的。
自然科學的起源是多元的,同一學科也會有多種流派,對于同一規律會形成不同的認識和學說,只要認識達到真理水平,就必然地統一于一元化的真理。
中國和歐洲是自然科學的兩大主要發源地,在歷史上創造了各自的輝煌,在公元后的十多個世紀,中國的科學技術在世界上長期遙遙領先。但在16世紀以后,歐洲發生科學技術革命,逐步趕上和超過中國,開始了中西科學相融合的過程。到19世紀末,中國的數學、天文學、地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成就,已經與西方這些學科的成就全部融合,只剩下一個例外——醫學。中醫學與西醫學至今格格不入,找不到可融合的基本點,這是中醫創造的又一奇跡。
李約瑟博士專門研究了中西科學相融合的歷史進程,分別找到了各個學科歐洲趕上和超過中國的時間點(“超越點”),以及每個學科實現中西融合的時間點(“融合點”),計算出了從“超越點”到“融合點”之間的時間間隔,考證的結果如圖。
李約瑟于1967年總結稱:“東西方物理學,早在耶穌會士活動時期終結時融為一體了。中國人和西方人在數學、天文學和物理學方面,很容易有共同語言。在植物學和化學方面,過程就要長一些,一直要到19世紀才達到融合。而醫學方面卻至今還沒有達到。中國醫學上有很多事情,西方醫學解釋不了。”“我們發現,東西方的醫學理論和醫學實踐至今還未融合。”
李約瑟考察的是17至19世紀的歷史進程,那是中西科學的自然融合過程。值得注意的是,在李約瑟的上述考察之外,20世紀出現了一種新的歷史進程——有領導有組織地進行的中西醫結合研究。1950年8月,第一屆全國衛生會議召開。毛澤東主席提出將“面向工農兵、預防為主、中西醫結合”作為新中國衛生工作的三個基本原則。中西醫結合研究于1956年由毛澤東主席倡導和推動,并確定為國家的衛生工作方針,中西醫結合研究成為由政府組織和領導,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研究,目標是把中醫和西醫統一起來,后來擴展為世界范圍的中西醫結合研究。但是,經半個多世紀的實踐,結果與預期大相徑庭。中醫與西醫的學術差異之深遠遠超出原有認識,發現在基本原理上“不可通約”。而且,近40年來,“中醫西進”的實踐證明,中醫走向西方世界“無軌可接”,從世界范圍證明了中醫與西醫至今無法融合。
起源于中國的和西方的自然科學的各學科的成就,已經全部融合了,只有中醫是個例外,至今不能與西方醫學相融合,即使由政府決策和推動也不能促其融合。這,在醫學史和科學史上又是一項奇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