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公眾中醫藥素養第 5 頁
提高公眾中醫藥素養的途徑
學校教育。學校教育是公眾中醫藥素養提高的主要途徑。學校教育的主要對象是青年學生。對青年學生的教育是要讓他們掌握中醫藥的常識,對中醫藥有正確的認識,在對待中醫藥的問題上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可以采用的重要手段是開設有關的課程。比如在中小學生課本中增加中醫藥知識的內容,在課外組織到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參觀學習;在大學生中普遍開設中醫學導論方面的選修課程等。
社會教育。學生從學校畢業,由學生變成了社會人,并不意味著教育的結束。社會是實施公眾中醫藥素養教育的另一個重要途徑。如果說學校教育主要針對的是青年學生,那么社會教育主要針對的是社會公民。在這方面,政府機關、社會團體和傳播媒介都有工作可做。
自我教育。與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相比,自我教育是一種主動的教育,是公眾為提高自身的中醫藥素養而主動、積極、努力地學習中醫藥知識。自我教育的形式豐富多彩,可以是以書本為老師,或以傳播媒介、以他人、以整個社會為老師。但由于自我教育的個性化,自身存在缺陷,需要我們把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自我教育結合起來,組成一體,實現提高公眾中醫藥素養的目標。
中醫藥作為一種特殊的科學范式,具有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屬性。因此,公眾中醫藥素養問題和公眾科學素養、公眾人文科學素養問題有很大的不同,需要從中醫藥學科本身出發對其進行分析和探討。
公眾中醫藥素養研究有利于發展中醫藥學術,普及中醫藥知識,促進全社會了解中醫藥對人類健康事業的不可替代作用,幫助人們轉變醫學觀念、認識新的醫學模式,從而使更多的人,尤其是使從事自然科學工作的高文化、高知識階層重新認識中醫藥這種特殊的科學范式,帶動全社會更深入地認識中醫藥的科學性。這將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工作。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