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中醫藥國際化的5種途徑
趙瓊姝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中醫藥是我國的瑰寶,不僅一直發揮著治病救人的功效,而且傳承著祖國千年的文化。但自西方醫學興起之后,在理念上強調微觀、循證,這就在無形中影響了中醫藥的發展,制約了其國際化的進程。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推進中醫藥國際化。
中醫藥國際標準化建設
當今世界,誰掌握了標準,誰就在該領域取得了主動權。就中醫藥而言,中國無疑應該掌握該領域的主導權。但目前,我國存在中醫藥標準研究力量薄弱、中醫藥標準制定發布程序不規范、中醫藥標準實施推廣措施手段較少、中醫藥標準化相關法規不夠健全、缺乏專業的中醫藥標準人才等問題。這都成為限制中醫藥標準化的因素,加之中醫藥學自身的特點及當今科技水平的限制,無形之中加大了中醫藥標準化的難度。
那么應該如何推進中醫藥的國際化進程呢?筆者認為,只有通過政府加強統籌與協調,加大支持力度,加大研究經費投入,健全標準化相關法規,規范中醫藥標準制定發布程序;通過成立相關專業機構來制定、推廣中醫藥國際標準;通過加大中醫藥標準人才培養力度,建設中醫藥國際標準人才培養基地,才能使中醫藥步入國際標準化建設之路,才能進一步推進中醫藥國際化進程。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