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學應借鑒中醫元素(上)第 3 頁
元素4 自然療法副作用小
《老子》中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黃帝內經》中也有“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身。”通過自然療法、自然藥物取得療效,顯然是較好的選擇,也符合現代人的健康取向。再加上中醫學整體治療,辨證論治的治療方法更是達到對具體病人有針對性地治療,副作用極小。
元素5 天人相應
天人相應,是符合人類健康和疾病客觀規律的思想。從《黃帝內經》以下,古代醫家對此多有論述。如“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故能形與神俱,盡終其天年。”“愛護神明,調護氣息,慎節起臥,均適寒溫,禁忌食飲,將餌藥物。”這些中醫的經典原則,至今仍對現代醫學考慮環境和人體的互相影響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元素6 心身健康
古代中醫有“七情致病”學說,重視心身健康是中醫學的特征和優勢,也是現代醫學處理現代疾病和健康問題的新要求。西醫由于著重于器質性疾病的治療,因而在治療現代心身疾病時顯得力不從心,需要向中醫學習。而中醫學卻可以提供大量的行之有效的理法方藥和有效處理心身疾病的臨床經驗。
如歷代中醫認為:“氣血極欲動,精神極欲靜。”“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中醫是注重心身健康,防治心身疾病,心身疾病同治的醫學。如太極拳、氣功、八段錦、推拿按摩、針灸、中藥“疏肝解郁”、“養心安神”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而西醫則是主要治療器質性疾病的醫學,在現代社會處理人類健康疾病的問題上,中醫學的原則和方法顯然更符合現代醫學要求。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