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是中醫發展的根
王金亮 侯紅霞 山西省平遙縣中醫院
近年來,中醫藥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廣大中醫人為之振奮,中醫藥也正在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在我們看到國醫大師的風范,中國針灸申遺成功,各種學術會議爭相召開,各種發展中醫藥政策接連發布,中醫事業前景一片光明之余,又為中醫的發展深深地擔憂。
目前,基層中醫的現狀不容樂觀,中醫人才越來越少,真正以中醫思維從事臨床工作的更是少之又少,很多縣級中醫院只有50歲以上的幾名中醫在從事中醫診療活動,難以解決人民群眾對中醫藥的需求。
更嚴重的是后繼乏人,基層中醫院難以留住人才,中青年中醫改行或放棄中醫者比比皆是。究其原因雖然很多,但歸納起來實為“生存”二字。
20世紀80年代后期醫療機構被推向市場后,中醫因低廉的收費很難得到合理的經濟回報。大多數中醫藥人員工資微薄,生存尚難,何談發展,故此基層中醫院逐漸萎縮,后繼乏人乏術。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基層中醫院很少增加人員,造成人員結構嚴重不合理。中醫院40歲以下人員嚴重不足,合理人才梯隊難以形成,不知10年、20年之后怎么辦。
我國每年有數以萬計的中醫院校畢業生,他們理應擔負起中醫藥事業的發展重任,但現實情況是又有幾人能走進基層中醫院。工資微薄,生存條件不理想,難以發展等問題造成了難以逾越的障礙,即使進入基層醫院也不能堅持下去。
縱觀幾千年的中醫傳承史,中醫藥為我國人民的身體健康及民族繁衍做出了巨大貢獻,人民需要中醫,中醫更離不開廣大群眾。中醫的根在基層,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根深才能葉茂,才有碩果累累。要發展中醫藥必須重視基層人才的培養和發展。
醫改以來,廣大基層中醫心中存滿希望,企盼著對基層中醫能有更好的發展措施,留住中醫的根。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