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竅活血膠囊治療腦外傷后頭痛34例臨床觀察
【關鍵詞】 腦損傷;頭痛;通竅活血湯;膠囊
腦外傷后頭痛常見于日常生活中,由于各種原因造成腦部外傷的患者,傷后遺留頭痛往往纏綿不愈,治療棘手,患者非常痛苦。2005-08—2006-12,筆者用通竅活血膠囊治療腦外傷后頭痛34例,并與鎮腦寧治療28例對照觀察。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62例均系本院外科患者,住院43例,門診19例,并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34例,男24例,女10例;年齡20~71歲,平均47歲;病程最短1個月,最長3年,平均16個月。對照組28例,男23例,女5例;年齡20~63歲,平均37歲;病程最短1個月,最長12個月,平均8個月。2組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①有明顯頭部外傷史。②頭外傷后頭痛、頭暈,活動后加重,病程纏綿,伴有記憶力減退。③長期應用依賴鎮靜、止痛藥物方能緩解者。④經頭顱CT、腦血流圖檢查,除外頭顱其它疾患者。
1.3 治療方法
1.3.1 治療組 采用通竅活血膠囊(藥物組成:川芎30g,赤芍藥20g,桃仁12g,乳香、沒藥各40g,紅花12g,老干蔥10g,全蝎5g,白僵蠶5g,石菖蒲15g,郁金15g,升麻10g,麝香1.0g,上藥粉碎后裝入膠囊,每粒含生藥1.6g,本院制劑室生產),每次10粒,每日3次口服,10日為1個療程。根據病情服藥1~3個療程進行療效觀察。
1.3.2 對照組 鎮腦寧(通化東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0920037),每次4~5粒,每日3次口服,10日為1個療程。服藥1~3個療程進行療效觀察。
1.4 療效標準(自擬) 顯效:經治療后癥狀完全消失,如同常人。有效:癥狀明顯減輕,勞累或情志刺激后復出現,但疼痛輕微。無效:癥狀無改善,或雖有緩解但仍反復發作。
2 結果
2組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2組療效比較(略)
與對照組比較,*P<0.01
3 體會
腦外傷后頭痛是由于頭部受到外傷后所引起的頭痛癥狀,其臨床表現為頭痛、頭暈、失眠、健忘,有的伴有惡心、嘔吐,時輕時重等。頭為“諸陽之會”、“清陽之腑”、髓海所在,跌打損傷導致氣血逆亂,瘀阻脈絡,腦失所養,“不通則痛”,清陽被蒙則頭暈、失眠、健忘。通竅活血膠囊是以王清任《醫林改錯》之通竅活血湯加味,變更劑型而成,方中赤芍藥、川芎、桃仁、紅花、乳香、沒藥活血化瘀;麝香通陽開竅,與石菖蒲、郁金合用其開竅作用更強,且有去郁行氣之功;于方藥中加入蟲類之全蝎、白僵蠶通絡除痙止痛效果更強;加入升麻引藥上行,使其藥力直達病所,故能達到藥到病除之功效。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