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懋帶教中的“六結合”第 2 頁
長期培養與分段實施相結合
他將3年的培養目標和帶教任務,分成三個階段,每年為一個階段,分步實施,循序漸進,每段都有任務、有目標。
第一階段:徒弟隨他應診抄方,熟悉他的診治思路和方法,了解他的臨床思辨特點。第二階段:由徒弟對初診者獨立采集病例,辨證論治,再由他把關修改。第三階段:對初診病人,先由徒弟甲診治,再由乙修改,丙再改,最后他再進行點評,確定治療方案。這種分段實施、循序漸進的學習方法能使每個人開動腦筋,獨立思考。比跟師3年、抄方3年的學習方法更有效果。
師徒互動與徒弟互學相結合
李教授認為,學是基礎,問是前進的起點。所以他特別注意鼓勵徒弟勇于提問,善于思考。他注意堅持學術民主,教學相長,努力營造民主、求真、活躍的帶教氛圍,從不不懂裝懂。在診療過程中遇到復雜病例,他則要求每位徒弟都要根據中醫的四診,寫出病因病機、治則治法,開出自己的處方,然后大家集體討論,使師徒在質疑和被質疑中得出正確結論,提高診治水平。
臨床實踐與總結研究相結合
李教授認為,總結有效的病案固然重要,而從效果差的病案中尋找經驗和教訓更有必要。因此,他在帶教、著述、論文和講座中從不避諱自己臨證效果差的病案,并總是向徒弟們強調,要想做一個中醫大家,就應該不斷地在失敗中總結和提高,警示今后不再發生同樣的錯誤,這樣才能更好地傳承和發展中醫。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