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青年中醫談治學
□ 盛玉鳳 浙江省中醫醫院
我自從醫以來,特別是擔任中、高級職稱后,常為中醫學院的學生授課,并帶教了許多實習生、進修生和研究生。為了做好這項工作,我針對學員所存在的問題,尤其是治學態度和學風上的問題,提出了“四多”、“三戒”、“三鞏固”治學方法,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獲益良多。現分述如下,以供中醫教育者參考:
四 多
多讀,古代教育家孔子曾教導學子“學而不厭”。韓愈也說:“讀書患不多。”陳壽《三國志》說得更明白:“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中醫學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就古代文獻而言,現存古醫籍達一萬余種,現代的中醫著作更是層出不窮,數不勝數,堪稱卷帙浩瀚,汗牛充棟。中醫院校的學子們除了應弄清弄懂教材,做好功課外,抽時間閱讀一些古今的重要中醫典籍,無疑能拓展思路,增加知識。近代中醫教育家張山雷曾為弟子們開列了應讀的古醫籍書目,分主用書、采用書、參考書三類。其中主用書凡37種,包括《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等,謂“此類之書,皆醫家必需知識,譬如布帛、菽粟之不可一日而缺”;采用書凡49種,包括《類經》、《千金方》、《河間六書》、《溫病條辨》等,謂“此類之書,多深切著名,風行宇宙之名作,亦皆學者必備之書,必由之道”;參考書凡22種,包括《外臺秘要》、《圣濟總錄》、《證治準繩》、《本草綱目》、《醫宗金鑒》等,謂“此類之書,多鴻篇巨制,洋洋大觀……然皆考訂詳明,博而不雜,且其所錄古書,今多遺失,其全已不可復見,得于此中,稍識古人涯略,抱殘守缺,存什一于千百,其功尤大”。張氏鼓勵學子多讀書,于此可見一斑。當然讀書貴在善讀,所謂“善讀”,不僅是指書讀得多,更重要的是能讀通、讀懂,遇到文字艱澀和深奧處時,能辨難釋疑,發蒙解惑,并能辨別菁蕪,有所抉擇,這才是讀書的真功夫。我主張青年中醫應盡量抓緊時間,廣泛瀏覽古今文獻,有計劃、有重點、有目的地多讀以上張氏所列的三類醫籍,逐步積累知識,不斷充實自己。
關于多思,《論語》明確指出:“學而不思則罔”,即要求讀者要善于思考,不思考就沒有收獲。鑒于中醫古籍大多義理精深,如不仔細思考,往往不能理解和掌握其精神實質,讀了等于白讀,這個道理是明擺著的。
關于多問,《禮記》曾說:“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后期節目。”意思是說善于提問題者,猶如攻克難題,先提容易的,后提難度大的,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對提問題的方式方法,作了形象的說明。青年中醫在業務上處于成長階段,由于缺乏經驗,在實際工作中常碰到難點,必須學會多問,即多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使問題得到解決,從而增長自己的知識。張山雷雖然學識淵博,但仍經常深入民間調查,如對白毛藤一藥,曾詢問和請教民間醫生的應用經驗,懂得了本品“治支節酸楚等癥,甚有捷效”,這種不恥下問的學風很值得青年中醫學習。
關于多用,韓愈曾強調指出“既學患不行”,大力提倡“強學力行”,教導人們既要刻苦讀書,又要身體力行,在實踐中吸取活的知識,增長才干。“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因此,應積極鼓勵青年中醫理論緊密聯系實際,邊干邊學,從游泳中學會游泳,這是最好的學習方法,那種脫離臨床的死讀書,是十分要不得的。
三 戒
戒驕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驕者必敗”,這些都是至理名言。現在少數青年中醫,其實只了解和掌握膚淺知識,卻以為自己已“滿腹經倫”,本事大得不得了,昂首望天,瞧不起別人,這種“只有半桶水卻以為淌得很”的驕傲自大思想,是學習的大敵,必須加以摒棄。惟有學會和懂得“虛心”兩字,甘于向他人請教,才能使自己在業務技術上不斷進步和提高。
戒躁 是指防止和去除浮躁不踏實的學風,讀書不能淺嘗輒止,做事不要急于求成,須知學無止境,欲速則不達。對于從事科學研究的青年中醫來說,尤其應注意“戒躁”兩字,要一步一個腳印地工作。
戒怠 韓愈曾說:“業精于勤,荒于嬉。”要想學有建樹,事業有成,非刻苦勤奮不能為之。漢代醫圣張仲景有句名言:“勤求古訓,博采眾方。”他強調一個“勤”字,非“勤”難以求得知識,而“博采眾方”,也非付出艱苦辛勤勞動不可。如業師裘笑梅主任醫師之所以成為全國著名的中醫婦科專家,這與她的勤奮學習、艱苦奮斗是分不開的。她曾說:“那幾年,雖是艱苦,卻為我步入醫林打下了基礎。我不但讀了許多醫籍,學到了一些臨床經驗,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一種習醫求學問的能力。”這種勤奮學習、艱苦創業的精神,對于今天學子們來說,是多么必要!遺憾的是現在有的青年中醫,在學習和工作上有一曝十寒、怕苦怕累的松勁現象,這種消極懈怠的治學態度,嚴重影響了業務技術的提高,甚至在工作中出了差錯和事故。
三鞏固
中醫基礎理論鞏固 中醫基礎理論鞏固是關乎業務技術再提高的問題,蓋高樓大廈要有堅實的地基,同樣醫療技術要提高,有賴于扎實的中醫理論基礎。就拿婦科來說,裘笑梅老師曾諄諄教誨我們:婦科雖屬于專科,但往往兼具其他各科疾病,因此必須有扎實的中醫理論基礎,兼備多學科知識,特別是要具備內科學的知識和診療技能,這樣臨床才能運用自如,否則難以勝任婦科工作。可惜時下有的青年中醫,由于中醫基礎理論比較淺薄,業務水平上不去,這是很值得深思的問題。我認為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需要認真補課,積極參加繼續教育,不斷充實自己,以彌補原先的不足,使自己的業務水平更上一層樓。
專業思想鞏固 是關乎是否安心本職工作的問題。當前,由于種種原因,中醫藥事業正面臨著重大沖擊和挑戰,更需要青年中醫樹立愛崗敬業的精神,切勿妄自菲薄、自暴自棄,甚至改行。特別是對于中西兩種醫學,應清楚認識到在不同時代,不同人文環境下形成兩種學術體系,兩者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在臨床中既要吸取西醫的長處,更要堅持和發揚中醫特色。
為人民服務思想鞏固 中醫歷來講究醫德,唐代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就有“大醫習業”、“大醫精誠”等名篇專論醫德。醫務工作是關系到“人命至重,有貴千金”的神圣職業,做一個醫生,必須要牢固樹立起救死扶傷的思想,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本文作者系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主任醫師、教授、研究生導師)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