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擬方治胃痛
韓又云 湖北省鄂州市中醫院明塘分院
胃痛,又稱胃脘痛,是由外感邪氣、內傷飲食情志、臟腑功能失調等導致氣機郁滯、胃失所養,以上腹胃脘部近歧骨處疼痛為主癥的病證,常兼有泛惡、脘悶、噯氣、大便不調等癥。湖北省鄂州市名老中醫許德甫主任醫師以其多年的臨床經驗,自擬胃痛方治療胃痛病患820例,療效顯著。
基本方:海蛸、生蒲黃(布包)、五靈脂、玄胡、川楝、莪術、枳實各10克,蒲公英、白芷、白及、雞內金、生牡蠣各15克。急性疼痛伴胃脹、燒灼不適加廣香、黃連各6克;陰虛口干加百合、麥冬各10克;胃痛伴便血白及加至30克;舌苔厚膩濕濁重加薏苡仁15克,砂仁6克;胃脹打嗝不適加香附、川牛膝、厚樸各10克。
胃痛多由外感寒邪、飲食所傷、情志不遂等病因引發。病位主要在胃,胃氣失和、氣機不利、胃失濡養、不通則痛是其主要病機。方中玄胡、川楝(金鈴子散)活血行氣止痛;生蒲黃、五靈脂(失笑散)祛瘀止痛;莪術、枳實破氣消積;蒲公英、白芷清熱燥濕和胃;雞內金消食化積;海蛸、生牡蠣、煅瓦楞制酸止痛;白及收斂止血、消腫生肌;厚樸行氣燥濕;香附理氣止痛。全方重在調理氣血,氣血通調,則疼痛可愈。
現代醫學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十二指腸球炎、胃神經官能癥、胃黏膜脫垂、胃痙攣等疾病,當以上腹部疼痛為主要表現時,均可參考本方辨證論治。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