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通為補治胃下垂第 2 頁
通降法治療胃下垂還要根據其兼夾之癥辨證用藥:如陰虛者加沙參、麥冬;血瘀者加桃仁、紅花、丹參;熱者加黃芩、黃連;寒者加吳茱萸、生姜;有痰者加法半夏、茯苓、陳皮。但氣虛者慎用補氣升舉,因補氣升舉之藥會使胃腸更加壅滯。
通降法能使胃腸中飲食水谷得以正常運化通降,以吸收人體需要的精微物質,此即是補是升,也是胃腑以通為補之道理。在飲食方面,切忌暴飲暴食,對生冷質硬、糖、酒、油膩食物必禁。要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焦慮緊張,不要過度勞作。這樣可以提高通降法治療胃下垂的療效。
病案舉例
陳某,男,58歲,學校工友。2003年6月13日初診。患重度胃下垂近6年,平常只能少食多餐,胃脘部經常脹痛,惡心嘔吐。前服之藥皆為升陽舉陷、益氣健脾輩。近半年來病情漸重,自慮癌變,憂心忡忡,訴胃脘脹墜疼痛,經常嘔吐,吃少許米糊也隨即嘔出,呃逆連聲。察其形貌,面色萎黃,形體消瘦,身疲懶言,畏懼進食,大便4~5日1次,燥堅難下,小便短赤,口干,舌質紅,少苔,脈弦細。胃鋇餐造影顯示:胃角切跡于髂嵴連線下10厘米;胃內容物潴留;胃排空緩慢。診斷為胃下垂。證屬胃腸通降失常,飲食糟粕停滯。治擬通降消導,滋陰潤腸。方以大承氣湯合保和丸加減:厚樸7克,枳實15克,枳殼20克,檳榔12克,大黃9克,黃芩10克,陳皮10克,山楂10克,雞內金10克,建曲10克,麥芽30克,谷芽30克,法半夏9克,瓜萎仁15克,麥冬10克,玄參10克,生地10克。3劑,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
服藥后,腸鳴音活躍,矢氣頻響,大便2日1次,通暢成形。宗前方將大黃減量為5克。繼服1月后,腹脹、嘔吐、納差等癥悉好轉至正常。后因有事外出,煎湯藥不便,為鞏固療效,照大黃減量時所服之方去生地、玄參,各藥劑量減半,制成粗末,用開水泡服,每日4次。服粗末茶劑1月后,經胃鋇餐透視復查,示胃角切跡在髂嵴連線下約0.5厘米;颊呙嫔t潤,體重增加4千克。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