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黃湯巧治過敏性鼻炎
武耀光 山西省盂縣中醫院
患者武某,男,30歲。因外出受風寒出現惡寒,發熱,無汗,周身酸痛,頸項部尤甚,舌淡,苔薄白,脈浮緊。四診合參,辨證為太陽傷寒證,治以辛溫解表,祛風散寒。方選麻黃湯加減,用藥如下:麻黃10克(先煎),桂枝10克,葛根20克,杏仁10克,炙甘草6克。2劑,水煎服。囑其溫覆取汗,暫避風寒。2天后,患者復診,述以上諸癥一劑而減,兩劑即愈。與此同時,多年的過敏性鼻炎也明顯減輕,望繼續治療其鼻炎,遂在原方基礎上減麻黃5克,加用細辛3克,白芷15克。3劑,水煎服。服后病愈,隨訪半年未復發,并按此法治療多例過敏性鼻炎,效果良好。
按:過敏性鼻炎可發生于任何年齡,大多數患者于20歲前出現。據國內外報道,發病率為15%左右,近幾年明顯增加,多與體質有關,難以短期治愈。
筆者認為過敏性鼻炎多因感冒而發,起病時癥見發熱惡寒,鼻塞,鼻癢,打噴嚏,流清涕。經過治療,發熱惡寒好轉,而鼻塞、流清涕遷延不愈,遂成過敏性鼻炎。探究其發病機理,乃外感風寒,全身毛竅腠理閉塞,無汗則氣不得旁達,氣機郁閉即上壅,迫肺氣逆于上則出現鼻塞、流涕。時醫多俱麻黃、桂枝辛溫發汗太過,而喜用桑菊、銀翹辛涼清熱之屬,寒涼郁閉,邪氣留伏于鼻道而發。此案以麻黃湯加減治療,方中麻黃發汗宣肺開毛竅;桂枝治上沖之逆氣,同時助麻黃發散風寒;杏仁利肺氣;甘草緩急迫,和中護正。俾腠理毛竅開啟,營衛調和,逆氣下達,邪氣外出,痼疾可愈。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