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辨證論治妊娠高血壓第 2 頁
3.氣滯
[證候] 妊娠中晚期,先由腳腫,漸及于腿,皮色不變,隨按隨起;行走艱難,頭暈脹痛,胸悶脅脹,或脘腹脹滿,納少,尿少;苔薄膩,脈弦滑。
[治法方藥] 理氣行滯,除濕消腫。天仙藤散加減。若腫勢較重、腹脹納呆,加茯苓、白術、大腹皮;肺氣壅塞、氣逆面腫加桑白皮、桔梗;胸脅脹痛、情志不暢加柴胡、佛手。
4.陰虛肝旺
[證候] 妊娠中晚期,頭暈目眩,耳鳴作響;顏面潮紅,心悸怔忡,夜寐多夢,易驚,胸脅脹痛;舌紅或絳,少苔,脈弦細數。
[治法方藥] 滋陰養血,平肝潛陽。杞菊地黃丸加減。熱象明顯者,酌加知母、黃柏;視物不清者,加草決明、白蒺藜;口苦心煩者,加竹茹、黃芩;有動風之兆者加羚羊角。
5.脾虛肝旺
[證候] 妊娠后期,面浮肢腫逐漸加重,頭昏頭重如眩暈狀,胸脅脹滿;伴神疲肢軟,納少便溏;舌胖有齒痕,苔膩,脈弦滑。
[治法方藥] 健脾利濕,平肝潛陽。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若腫甚,加豬苓、澤瀉;若胸悶嘔惡者,加旋覆花。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