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辨證治療小兒腹瀉
小兒腹瀉是一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數比平時增多及大便性狀有改變(如稀便、水樣便、黏液便或膿血便)為特點的兒童常見病,尤其6個月至2歲嬰幼兒的發病率較高,多發生在夏秋季節。小兒腹瀉是造成小兒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障礙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國雖然由于兒童營養情況及醫療條件的改善,由腹瀉病引起的死亡率明顯地下降,但其發病率仍高。小兒腹瀉為兒科重點防治的四大病之一。
本病相當于現代醫學的小兒消化不良性腹瀉、小兒腸炎、小兒腸功能紊亂等疾病。同時根據腹瀉性質不同可分為單純型(輕癥)和中毒型(重癥)。中毒型癥狀較為危急,可逐漸出現脫水、酸中毒的危象。
中醫認為小兒脾常不足,易因乳食不節或不潔,或感受風寒、暑濕等外邪損傷脾胃,或因先天稟賦不足,后天失養,久病不愈等致脾胃虛弱或脾腎陽虛。脾胃運化失職,不能腐熟水谷,水反為濕,谷反為滯,水谷不分,合污并下而成泄瀉。
推拿治療
1.治療原則
健脾利濕止瀉。寒濕型溫中散寒,健脾化濕;濕熱型清熱利濕,調氣止瀉;傷食型消食導滯,健脾助運;脾虛型溫陽益氣,健脾止瀉;脾腎陽虛型溫補脾腎,固澀止瀉。
2.基本操作
(1)患兒取家長抱坐位或仰臥位:補脾土300次,推大腸100次,清小腸100次,全運內八卦50次。
(2)患兒仍取仰臥位:摩腹5分鐘,揉臍及天樞100次。
(3)患兒取俯臥位:揉龜尾100次,推七節骨100次;擦腰骶部,以透熱為度。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