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辨治產后腹痛第 2 頁
2.血瘀
[證候] 產后小腹疼痛拒按,得熱痛緩;惡露量少,色黯有塊,塊下痛減;面色青白,四肢欠溫,或伴胸脅脹痛;舌黯,苔薄白,脈弦澀。
[治法] 活血祛瘀,溫經止痛。
[方藥]生化湯。
主要藥物:當歸、川芎、桃仁、炮姜、炙甘草、益母草。
若小腹冷痛明顯,加小茴香、吳茱萸;惡露量少血塊多,腹部硬,瘀血停滯胞宮者,加五靈脂、生蒲黃、延胡索。
中成藥
益母草沖劑:每次1~2包,每日兩次,口服。治血瘀腹痛。
艾附暖宮丸:每次6克,每日兩次,口服。治寒凝腹痛。
桂枝茯苓丸:每次6克,每日兩次。治寒凝腹痛。
生化湯丸:每次9克,每日兩次,口服。治血虛、血瘀腹痛。
云南白藥膠囊:每次2~3粒,每日兩次,口服。治血瘀腹痛。
經驗方
1.艾草湯
[藥物組成] 艾葉6~9克,益母草30克,紅糖30克。
[適應證] 寒瘀性產后腹痛。血虛腹痛者忌。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一劑。
2.香桂丸加味
[藥物組成] 當歸12克,川芎、木香各6克,炮姜、肉桂、吳茱萸各3克,焦山楂12克,炙甘草3克。
[適應證]產后寒凝腹痛。
[用法用量]水煎分兩次服,每日一劑。
3.生化湯加味
[藥物組成]當歸15克,川芎6克,桃仁10克,炮姜3克,乳香、沒藥各10克,滇三七3克。
[用法用量]水煎分服,每日一劑。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