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辨證論治紫癜性腎炎第 2 頁
善辨證 巧施治
本病可由外邪,內傷等原因所引起,病情多虛實錯雜,故其辨證,首當辨明標本虛實之主次。初期往往先有紫癜,以標實為主,當辨風邪、熱毒瘀血之偏盛;后期紫癜多已消退,應按照血尿、水腫加以辨證,以本虛為主,當辨氣虛、陰虛、氣陰兩虛及陽虛之輕重。
1.風熱夾瘀 發熱咽痛、皮膚紫癜、腹痛或關節腫痛、血尿或便血、大便干結、脈滑數、苔薄黃、舌質紅者。治宜祛風清熱,涼血止血。方用大連翹飲加減:藥用連翹、銀花、生地、赤芍、歸尾、防風、烏梅、甘草、丹皮、白茅根、玄參、荊芥炭、土大黃等。
2.熱毒壅盛 熱退后紫斑增多、關節熱痛、尿血或便血、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脈滑數、苔黃舌紅或挾瘀斑者。治宜清熱解毒,涼血散瘀。方用犀角地黃湯加減:藥用廣犀角、生地、赤芍、丹皮、紫草、茜草、忍冬藤、土大黃、地榆炭、碧玉散等。
3.肝腎陰虛 紫癜逐漸消退,頭暈耳鳴、口干咽燥、腰酸乏力、手足心熱、脈小弦、苔中剝、舌光紅者。治宜滋腎柔肝,活血通絡。方用杞菊地黃丸加減:藥用生地、淮山藥、山芋肉、枸杞、菊花、女貞子、旱蓮草,丹皮、五味子、金櫻子,甘草,茜草、土大黃等。
4.脾腎氣虛 紫癜消退后,腰酸神疲乏力、或有浮腫、納差便溏、脈細、苔薄、舌胖邊有齒痕者。治宜健脾補腎,活血通絡。方用十全大補湯加減:藥用黨參、黃芪、熟地、當歸、白芍、川芎、茯苓、白術、炙甘草、桂枝、澤蘭、牛膝等。
5.氣陰兩虛 紫癜消退或反復發作、易感冒、口干咽燥、五心煩熱、大便干結、脈細數、苔少舌紅者。治宜益氣養陰和絡。方用參芪地黃湯加減:藥用黨參、黃芪、生地、淮山藥、山芋肉、茯苓、澤瀉、丹皮、白茅根、仙鶴草、茜草、甘草等。
6.內蘊瘀濁 紫癜消退、病延日久、精神萎靡、神疲乏力、腰酸、畏寒肢冷、頭暈心悸、惡心嘔吐、面色灰暗、脈沉細、舌淡苔膩者。治宜溫陽泄濁,養血通絡。方用溫脾湯加減:黨參、丹參、熟附子、姜半夏、紫蘇、黃連、制大黃、當歸、川芎、仙鶴草、甘草等。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