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尿的中醫治療

肝氣郁滯和勞累過度也是老年人遺尿的重要原因。另外,老年人外感寒濕或飲食不當常常可形成宿食濁濕、積滯生熱的證候,濕熱下注,蓄滯膀胱,氣化失司 約束無權而形成遺尿癥。
對于老年性遺尿的中醫治療,首先應區分“虛、實”,腎陽虛者,常伴有少腹拘急不舒,面白無華,手足不溫,少氣乏力,舌質淡,脈沉細,治療應溫陽補腎,縮尿止遺,方以右歸丸為主加減化裁:熟地、山藥、山萸肉、杜仲、菟絲子、當歸、益智仁、補骨脂、澤瀉、茯苓、桂枝等。腎陰虛者,常伴有心煩失眠,口燥咽干,面色潮紅,手足心熱,舌質紅,舌苔少,脈象細數等,治療應滋陰補腎、生津止遺,方以左歸丸為主加減化裁:熟地、山藥、山萸肉、枸杞、丹皮、龜板、牛膝、甘草、茯苓、白茅根、益智仁、當歸等。
而肝郁氣滯,氣機不利證,患者在遺尿的同時,并見情志抑郁,胸脅脹悶,善太息,煩躁易怒,眼目干澀,健忘眩暈,手足拘緊,脈象沉弦等癥狀。治療上宜疏肝解郁,理氣止遺,方用柴胡疏肝散合縮泉丸加減化裁:柴胡、枳殼、郁金、香附、烏藥、益智仁、山藥、滑石、桂枝、茯苓、五味子等。同時兼顧到偏陰虛者,酌加枸杞、生地、當歸等;偏陽亢者,酌加龜板、白芍、天冬、牛膝等。
濕熱內困,膀胱不利證,其臨床表現可見:小便頻數,余瀝不爽,尿意急迫,不約自遺,甚或身熱口干,大便秘結,少腹不舒,舌紅苔黃膩,脈數,其治療宜清熱化濕、利腑通淋,方用八正散加減化裁:扁蓄、木通、生地、大黃同煎、黃柏、澤瀉、滑石、竹葉、白茅根、冬葵子、桂枝、甘草梢等。如果濕熱之邪同時影響到肝膽致氣機郁滯者可再加柴胡、茵陳、川楝子、金錢草等效果更好。
一些小單方對老年人遺尿亦有一定療效,如:(1)銀杏10枚,炒黃,臨睡前服,連用5~7天;(2)生黃芪120克,生甘草24克,水煎服,每日兩次(氣虛尤宜)。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