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乳蛾(急性扁桃體炎)
乳蛾,即急性扁桃體炎,系腭扁桃體的急性非特異性炎癥,分非化膿性和化膿性兩種,起病急,表現為畏寒、發熱、頭痛、納差、乏力、咽喉疼痛,甚則吞咽困難等,嚴重者可因高熱而發生昏睡、抽搐等。中醫治療療效良好。
中藥內服治療乳蛾
中醫認為,本病多為風熱相搏,結于咽喉,氣血瘀滯而成,當以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為治,可選用下列中藥治療方。
風熱型 主要表現為乳蛾腫大,表面有膿性分泌物,發熱惡寒,發熱輕,惡寒重,頭身疼痛,吞咽困難,咽喉疼痛,疼痛常放射至耳部,說話及吞咽時疼痛加重,舌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或浮數,當以疏風清熱,利咽消腫為治,方用疏風清熱湯加減,藥取荊芥12克,防風12克,金銀花15克,連翹15克,黃芩10克,赤芍10克,玄參18克,浙貝母15克,天花粉15克,桑白皮10克,桔梗10克,牛蒡子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下同)。中成藥可選用銀翹解毒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復方金銀花沖劑,每次1袋,每日3次沖飲;風熱感冒沖劑,每次1袋,每日3次沖飲;抗感清熱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口服;金青感冒顆粒,每次1袋,每日3次沖飲;消炎退熱沖劑,每次1袋,每日3次沖飲;胖大海袋泡茶,每次1袋,每日2~3次泡飲。
熱毒型 主要表現為乳蛾腫大,表面有膿性分泌物或膿栓,發熱重,惡寒輕,肌膚灼熱,口干口苦,面紅目赤,大便秘結,小便短黃,舌紅,苔黃燥,脈數。當以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為治,方用清咽利膈湯加減,藥取黃連10克,荊芥10克,薄荷6克,桔梗12克,玄參15克,牛蒡子12克,生大黃10克,玄明粉10克,甘草6克。中成藥可選用牛黃解毒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板藍根咀嚼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金青解毒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夏桑菊顆粒,每次1袋,每日3次沖飲;至圣保元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梅花點舌丹,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熱毒清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六神丸,每次10粒,每日3次口服。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